首页 快讯 > 正文

许小年的“滑铁卢”,败在哪儿?

红周刊 特约 | 胡东辉

因为许小年看好并巨资入股酷特智能,所以笔者也持续关注酷特智能,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观察经济学家投资实践效果的机会。另一位经济学家萧灼基生前说过,经济学家都不会理财。但许小年跟一般的经济学家不一样,他曾经担任过国内头部券商中金公司证券研究所的董事总经理,跟证券市场贴得很近,是有实践经验的,他能否打破经济学家不会理财的魔咒呢?不过很遗憾,就目前结果而言,酷特智能成了许小年的“滑铁卢”,而且败得比较惨。

高价入股埋败因

许小年在经济学家中还是很有实力的,他在2017年8月28日入股当时还未上市的酷特智能,出资3000万元从公司实控人张代理那儿受让了180万股,每股16.67元,成为酷特智能并列的第13大股东。酷特智能IPO预披露以后,许小年的大手笔投资公之于众,可谓一鸣惊人。2020年1月9日,酷特智能成功过会。可见许小年还是很有眼光的,算准了酷特智能能实现IPO,这是不容易的。更不容易的是,他能在一家拟上市公司中获得入股机会,这是很多投资者梦寐以求的,这可能跟他长期积累的人脉资源有关。

许小年当时惟一犯下的错误就是入股价太高了,埋下了失败的根源。当时和他同时入股的几个投资者都是按16.67元入股的,如果许小年嫌入股价太高,只能放弃,不可能压价。看来许小年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说明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也是不多的,且买且珍惜。许小年一下子拿出了3000万元,这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可不是小钱,魄力很大,说明他很看好酷特智能,应该是奔着一个小目标去的。但是大手笔入股以后,利益纠葛显然干扰了他的判断力,他也难免屁股指挥脑袋,对酷特智能给予了过高的评价,失去了客观性。

对否市场说了算

酷特智能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服装生产销售企业,但许小年认为,这是一家用大数据的技术解决定制化服装、个性化服装制作中的重点问题,实现了从手工裁缝操作的方式到流水线的生产转变,大大提高了效率,交货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一周,价格下降了一半,以前的中高档西服,现在成了适合白领消费的定制品。不知道许小年是不是孤陋寡闻,很多公司早就实现了流水线生产西服,这有什么稀奇的呢?网上定制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数据技术,不知道许小年是被别人忽悠了还是在忽悠别人,总之他对酷特智能失去了客观判断力。

许小年有看好酷特智能的自由,究竟是对是错只能由市场来评判,但是市场很不给许小年面子。酷特智能IPO很顺利,但新股发行价只有5.94元,发行市盈率23倍。以现在注册制的眼光来看,发行价是低了一些,似乎还可以定得高一些,但至少说明16.67元的入股价是太高了,不知道许小年看到酷特智能的新股发行价后是否有所醒悟。当然他还有指望,就是酷特智能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会给他带来惊喜。酷特智能上市后11个连板,股价一举涨到24.43元,开板后股价上下震荡,最低收盘价没有低于16.67元,最高上摸31.97元,看上去许小年赢了。

冲动投资是“魔鬼”

市场似乎是故意在跟许小年寻开心,因为酷特智能股价高企时,许小年的持股还没有解禁,等到解禁时,酷特智能的股价就再也没有看见过16.67元,基本上是一路下行,到3月31日收盘,股价只有9.36元。相比16.67元,许小年已经浮亏43.85%,3000万元投资,账面上已经亏掉了1315万元。酷特智能的十大股东榜单上看不到许小年的名字,现在排末位的也持有335万股,许小年的180万股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了。不知道许小年此前有没有割肉,但经济学家习惯于把账面亏损看作是赤字,不大容易下决心把浮亏变成实亏,因此许小年大概率仍在坚守。

酷特智能在许小年入股后没有送过股,股价是硬邦邦跌下来的。2021年6月10日酷特智能有过一次现金分红,每股派现0.018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毫无疑问,许小年的这笔投资亏大了。谁也不知道以后酷特智能的股价还能不能涨上来,但现在市场给出了答案。考虑到许小年持有酷特智能已经4年8个月,资金成本也相当可观,再加上机会成本,相信经济学家会把这笔账算得更清楚。许小年当年的这笔投资,应该属于冲动性投资,以他的经济学知识,难道会不知道入股价太高?为什么当时不放弃呢?说到底这是一次“博傻”,只是没想到更傻的人不够多了。

(本文已刊发于4月2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