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ST金泰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保壳专业户”壳将不保?

4月29日,*ST金泰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094.45万元,净利润亏损127.8万元。由于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仍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ST金泰自2001年上市以来,主业羸弱,但每次濒临退市却总能成功保壳,曾被认为是股市“不死鸟”。不过,这一次,在最严退市新规下,“保壳专业户”的壳或将不保。

日前,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很多公司通过大股东债务豁免、通过卖资产等手段实现财务数据由亏转盈,来规避退市。近年来,在注册制大背景下,监管层不断完善规则,导致此前的“花式保壳”技巧无法奏效,从而实现“僵尸企业”的应退进退,确保资本市场进出畅通的良好生态。

保壳财技失效 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自2021年4月27日起,山东金泰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金泰。公司自此拉开新一轮“保壳”大幕。

2022年1月28日,*ST金泰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2021年的净利润同比将实现扭亏为盈,盈利为650万元左右;预计2021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为600万元左右。如果该数据在年报中最终被确认,就意味着公司保壳成功。

然而,公司一笔2000万元的债权转让交易引起了交易所关注,要求会计师进行核查。原来2021年9月,山东金泰将持有的陈治宇2000万元债权转让给中维泓国际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维泓”),并于2021年12月收到2000万元的债权转让款。和信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程序后发现,中维弘收购该笔债权的资金来源于山东金泰的控股股东。

4月19日,*ST金泰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度的净利润可能为-120万元左右,预计扣非后的净利润为150万元左右;同时,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000万元左右;预计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800万元左右。

“我们的会计处理交易所不认可,所以对业绩预告进行了更正。”日前,《证券日报》记者拨打公司证券部电话后,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况玉清认为,“这种会计处理,涉嫌是为了保壳,交易所不会认可,年报确认了这一数据,公司基本就进入退市流程了。”

不出所料,公司2021年营收不足1亿元,净利润为负,还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决定自4月29日起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并在公司股票停牌起始日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投资者对此也有所预料。4月19日以来,*ST金泰股票连续8个交易日跌停,市值仅剩4.93亿元。

“不死鸟”退市 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2001年山东金泰上市,由于主业羸弱业绩惨淡,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亏损,2004年年底通过签订重大合同实现扭亏,实现首次保壳。此后,2007年、2013年、2019年先后通过大股东债务豁免、债务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实现“保壳”。

不过,公司的主业盈利能力一直较差。除了2013-2016年因黄金贸易实现连续赢利外,其他年份基本保持两年亏损第三年盈利之后再度亏损的状态。

“这是典型的保壳套路。”况玉清认为,此前资本市场很多公司在连续亏损两年后,总会有一些办法在第三年实现盈利,从而实现保壳。但是因为主业并没有改善,所以这种盈利更多的都是短期的,根本无法持续,所以就陷入新的保壳循环中。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僵尸企业”该退不退,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存在保壳预期,甚至有投资者专门炒作“壳股”。不过,在注册制背景下,随着最严退市规则深入实施,炒壳风险极大,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规则的完善,退市与否,不仅仅关注净利润等单一指标,而是立体考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防止非商业实质的行为对规则的干扰,使得花式保壳行为失效,达到净化市场、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让真正有能力的公司获得资源。

况玉清也认为,资本市场良性的生态应该是“有进有出”——“该上的上,该退的退”。随着注册制的推出,保证了“进”的畅通,最严退市制度的出台,也会逐步清退所谓的“不死鸟”,让资本市场“出口”畅通。随着制度的不断落地实施,资本市场的整体生态将得到持续优化。

本报记者 赵彬彬

标签: 终止上市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