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中国冰雪赛场背后的“专家后援队”

新华社兰州2月17日电 26岁的在读博士生王兴用“兴奋”形容刚刚过去的中国春节。这个春节,他比往年更忙碌,因为他和中国“雪务攻关团队”成员携手奋战在北京冬奥会一线,保障冬奥会的赛事用雪。

王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2017年,秦大河组建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简称“雪务攻关团队”),为本届冬奥会提供风险防范和不利气象条件下的赛道雪质和雪源保障预案。

2018年起,王兴加入团队,从事储雪动态变化模拟研究。能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并服务于家门口的冬奥会,这让他倍感荣幸。他说,北京冬奥会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带举办冬奥会,这在冬奥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冬春交替期容易出现极端天气,对赛道雪质的应急保障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内外储雪研究非常少,参考文献特别少,而且涉及不同学科。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摸索,最终对涉及储雪的科学问题有了系统性认识。”王兴告诉记者,在他的共同导师、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王飞腾的指导下,储雪工作进展顺利。

“我主要做储雪现场实验和相关理论研究。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利用不同材料对雪覆盖,并对比不同材料覆盖下的雪量及雪质变化,确定最佳方案,以此防范气温升高导致的用雪风险。”王兴说。

2018年以来,王兴数不清自己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工作过多少天。首钢大跳台等冬奥会比赛场馆都留下了他和老师们的身影。今年1月2日至今,他坚守在首钢大跳台进行储雪工作。在那里,他们的团队成功储存了5000立方米的雪。

“只要想到储备雪背后有我的一点点工作,再累再冷也值。”王兴感慨,北京冬奥会打开了他的研究思路,为他将来从事储雪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飞腾表示,因为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契机,“雪务攻关团队”不但储备了核心技术,而且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雪务方向的研究生和滑雪场技术骨干。这些人才将助力中国未来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王兴一样,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季凯程也是团队成员。他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明虎和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孙维君的联合指导下开展冰状雪赛道制作试验工作。

季凯程介绍,冰状雪赛道是高山滑雪比赛的关键硬件保障。“刚刚着手时没有经验,不断向老师请教,阅读大量相关书籍,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雪道的硬化方案。”

在导师孙维君的带领下,他们于2020年11月到达黑龙江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进行冰状雪试验制作。试验区气温白天常会处于零下20摄氏度左右。每当大风来袭,体感温度甚至可达零下30摄氏度。寒气袭人,大风裹挟着积雪钻进他们的帽子和衣服里,雪场里的工作常常持续10多个小时。

“冻着冻着就冻透了,习惯了。在雪场工作是对个人意志的磨炼。从事冬奥会雪务保障工作,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季凯程说。

经过一年的实践,季凯程熟练掌握了赛道制作流程和对合格赛道的评估方法,他还参与了赛道标准制定的论文撰写工作。

在服务冬奥会的同时,“雪务攻关团队”也将目光投向全国冰雪产业发展,由此孕育出又一批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指导安红敏博士开展了中国滑雪产业空间布局、气候变化对中国滑雪旅游的影响等研究,为未来中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效存德认为,中国“冰冻圈科学”聚焦国家战略,组建了一支由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领、研究生参与的冰雪项目服务科研团队,催生了一批专注体育赛事冰雪项目保障服务的后备人才队伍,凸显出中国高等教育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为竞技体育强国贡献了科技力量。

王飞腾、孙维君等专家表示,冬奥会之后,要持续释放冰雪运动的红利,仍需注重冰雪运动科研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他们将不断接力培养“冰雪人才”,为中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标签: 中国 冰雪 团队 冬奥会 王兴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