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转型教育近十年,洪涛股份转头冲向“氢能源”?

日前,洪涛股份因迟迟未回购注销不符合激励条件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收深交所关注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季报显示,洪涛股份账面资金余额超两亿,迟迟未支付股权回购款项使深交所质疑其账面货币资金是否真实可用,或存在重大流动性风险。

近三年来,洪涛股份连续亏损,跨界教育业务近十年未有起色,高管与公司频受处罚……洪涛股份似乎已行至危险边缘。

手握两亿,“拒绝”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

2017年初,洪涛股份发布了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计划拟向公司两名董事,7名高层管理人员,以及302名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共计311人授予55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4.58%。

根据当时公告,上述股票激励计划分为首次限制股和预售限制股两部分,其中首次授予47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3.91%,占计划授予股票总数的85.45%;预留8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67%,占计划授予股票总数的14.55%。

而两种限制股解限,要完成三期业绩考核目标,首次限制股的业绩考核指标以2016年为基数,201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2%、24%、36%;预售股解限则要以2016年为基数,2018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4%、36%、48%。

然而,2017-2020年,洪涛股份分别实现营收33.31亿元、39.26亿元、40.31亿元和35.69亿元,较2016年营收的28.77亿元分别增长了15.78%、36.46%、40.11%和24.05%。对比以上考核指标,可以看出2020年预留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锁期解锁条件并未达成。

于是,洪涛股份宣布注销第三个解除限售期23名激励对象不符合条件的约74万股限制性股票。但截至目前,洪涛股份仍未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前述事项,未对前述限制性股票完成回购注销。

这也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洪涛股份说明截止目前公司尚未办理回购注销的股票数量,具体原因,尚需支付回购款的金额,拟采取或已采取的解决措施及后续注销计划。

同时,深交所质疑洪涛股份存在重大流动性风险。深交所指出,三季报显示,洪涛股份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余额2.3亿元,但仍未支付股权回购款项。对此,深交所要求洪涛股份结合货币资金情况、负债及营运资金需求、尚未支付股权回购款的金额等说明未支付股权回购款的合理性,并说明公司账面货币资金是否真实可用,是否存在被第三方资金占用的情形。

“上瘾”的股份激励,愈发难看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8月,在洪涛股份公告表示其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未达解锁条件的同日,洪涛股份发布了《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第四期激励计划草案披露,首次限制股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5%或2021年扭亏为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0%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5%;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20%。

对于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0%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5%;第二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20%;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25%。

但本次股权激励似乎未能如愿提振业绩,根据财报,2021年,洪涛股份实现营收25.91亿元,同比下滑27.4%,归母净亏损2.2亿元,未能实现扭亏为盈。

于是基于上述业绩,2022年8月,洪涛股份宣布,因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锁条件未成就,洪涛股份拟回购注销第一个解除限售期118名激励对象不符合解锁条件的483.73万股限制性股票。此外,因激励对象毛清林、刘燕等13人已离职,其所持有的128.8万股限制性股票全部由洪涛股份回购注销,本次洪涛股份回购注销的股份数量总计612.53万股。

但纵观前几日收到的关注函,洪涛股份至今仍未完成第三期激励计划中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如今第四期的股份回购或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另据洪涛股份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实现营收13.4-14亿元,同比下滑48.3%-46%,预计净亏损5.83-6.6亿元,同比下滑164.97%-199.96%,与上述股权激励的解锁条件或仍相去甚远。

跨界教育“一地鸡毛”

在2009年成功上市深交所之初,作为公共建筑装饰行业龙头企业的洪涛股份,主营业务为承接酒店、剧院会场、写字楼、图书馆、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等。

随着双主业大潮的兴起,正值发展巅峰的洪涛股份也将眼光放在了对外扩张。2014年,洪涛股份提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未来第二主业的重要战略。2014年3月,洪涛股份以3600万收购并增资中装新网,首度踏入互联网教育。

2015年3月,洪涛股份以2.35亿元对价取得尚学跨考教育70%股权。据悉,尚学跨考教育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开发等,创办于2008年,专注于考研培训领域,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高端学历与职业提升整体解决方案。

同年9月,洪涛股份出资3900万元,收购了北京金英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据悉,金英杰则提供着司法考试、卫生资格、医生资格等考试的培训。

同年10月,洪涛股份以股权转让方式以2.975亿元对价取得学尔森8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据介绍,学尔森为国内建筑培训领导品牌之一,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教学模式,主要培训业务是一级、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造价员、消防工程师、建筑现场“八大员”的线上、线下考前培训。

然而,大手笔的跨界并未能如愿带来业绩增长,反而拖累本就不算好看的盈利数据。

在2015年被收购时,尚学跨考承诺,2015-2017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4600万元及6000万元。但尚学跨考不但有两年未完成业绩承诺,2020年、2021年更是连续亏损。除此之外,据相关媒体报道,尚学跨考还陷入被学员投诉退款退费难的困局,被法院列为“老赖”。

学尔森表现也并不理想,收购方案显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4月,学尔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1.50亿元和0.6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335.51万元、201.31万元和156.84万元。

对此,学尔森承诺2015-2017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00万元、4000万元和6000万元,否则原股东应按照其股权比例向公司履行现金补偿义务。然而,2016年、2017年学尔森连年亏损,其中2017年净利润亏损3655万元。

数据显示,洪涛股份为发展职业教育板块而收购的中装新网、尚学跨考、学尔森等平台产生商誉约5.4亿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已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5.1亿元。此外,洪涛股份去年11月与企鹅教育洽谈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于8月正式告吹。

截至2023年2月10日,在回复股民问题时,洪涛股份透露,当前只有“尚学跨考”仍在运营,而对于剩余教育标的发展情况,洪涛股份未有披露。

受上述业绩拖累,2020年以来,洪涛股份出现连续亏损。2020年、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3.5亿元、2.2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2.54亿元。不到三年已累计亏损超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业绩下滑,洪涛股份资金状况也不容乐观。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洪涛股份货币资金2.3亿元,短债合计20.52亿元,资金缺口18.22亿元。

为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增加公司流动资金。10月20日,洪涛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变卖总部大厦增加流动资金。据悉,洪涛股份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搬迁至洪涛股份大厦。如今,搬迁不足四年便变卖总部大楼,也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洪涛股份的现金流吃紧程度。

瞄准新能源,现实很骨感

受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影响,洪涛股份原有装饰业务发展也已阻滞。如今,作为第二增长点的职业教育转型,也徒留一地鸡毛,洪涛股份又将何去何从呢?

2022年5月,洪涛股份公告,拟以自有现金8500万元与凯豪达共同投资设立凯豪达洪涛氢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持有85%股权。洪涛股份称,此举是为了抓住“双碳”背景下氢能政策发展机遇,未来还将结合公司品牌、基础设施等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制氢加氢项目、制氢设备生产销售项目及氢能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推广,加快在氢能源产业的拓展与布局,推动早日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光伏建筑一体化也是洪涛股份的愿景,洪涛股份称,公司主营业务为承接酒店、剧院会场、写字楼、图书馆、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等,在公司的一些设计和施工项目中应业主要求有光伏幕墙、光伏天棚等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工艺的情况,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内光伏技术的应用,积极开拓市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奋力开拓新增长的背后,洪涛股份早已面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的困局。

2022年7月,洪涛股份公告,董事长刘年新与联投资本签订了《股份转让意向协议》,刘年新拟向联投资本或其指定主体协议转让不超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总股份数的25%(以7月8日总股本计算),双方确认在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后,刘年新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表决权委托给联投资本行使。如果交易顺利完成,那么洪涛股份实控人将变更为湖北省国资委。

然而截至9月8日,洪涛股份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目前控股股东股权转让事项尚无重大进展。

2022年11月,洪涛股份财务总监李中才收到深圳证监局警示函,因其配偶在其任职期间,于2022年5月18日至19日期间累计买入公司股票8800股,累计卖出公司股票8800股。

除了公司股份回购迟迟未有动静,公司高层套现动作频频,近期也有媒体爆出洪涛股份持续降薪。对比历年来洪涛股份年报可以发现,自2019年,洪涛股份在职员工总数开始大幅缩小,2020年开始,母公司在职员工与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均开始大幅减少。

而对比历年来洪涛股份应付职工短期薪酬,可以看出,随着人员的大规模裁减,2020年起,员工薪酬也出现大幅滑坡,至2021年末,应付职工短期薪酬已不及2016年的六成。

对于洪涛股份的如此发展状况,在询问公司董秘的问题中,也足以看出股民们的失望。

连续三年亏损,原有公共装修业务发展遇阻,跨界教育业务近十年却仍未有起色;中小股东质疑不断,高管与公司频受处罚……洪涛股份问题如山,如今,聚焦点放到了新能源业务,“氢”装上阵,能救起洪涛股份吗?

标签: 洪涛股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