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郑永刚玩转资本术:左手倒右手,旗下新能源牛股暴涨308%

近期,浙江宁波富豪郑永刚旗下的上市公司不太“太平”。

一边是杉杉股份(600884.SH)连续被上交所与浙江证监局予以监管警示,另一边则是年内涨幅最大(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的牛股吉翔股份(603399.SH)遭私募股东套现逾亿元。

提及杉杉股份,很多人对其认知还停留在“西服概念”上,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并购与剥离,杉杉股份早已成为以锂电池、偏光片为主业的公司;吉翔股份在经历多次跨界之后也有望进军新能源领域。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郑永刚的“资本术”。2022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郑永刚以125亿人民币的身家位列第1864位。截至4月18日收盘,杉杉股份和吉翔股份的市值合计达到670亿元。

从服装到锂电的首次转型

1958年1月,郑永刚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农村家庭,18岁参军入伍。

几年之后,郑永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宁波老家,在县外贸部门当一名货车司机。郑永刚在此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我这个人就是别人管我不行。我有很多想法。”

一名货车司机的想法是当厂长,郑永刚在1985年实现了,他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干了3年,鄞县棉纺厂年年被纺织部评为行业先进。

1989年5月,郑永刚被派往当时以出口为主的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后改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他一方面与上海三毛等主辅料企业合作,打造产业链,成功打开内销市场;一方面借钱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从此名扬海内外。

三年后,即1992年12月14日,以宁波甬港服装总厂为主体,与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集团)、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鄞县工业住宅建设公司(后更名为宁波甬城房地产总公司)、鄞县梅墟工业区经济开发总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了杉杉股份,并于1996年1月30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杉杉股份也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郑永刚的名声也随着杉杉股份的上市而逐渐名扬天下。

不过,郑永刚有句名言,“骑自行车看10米,开汽车看200米,开飞机看方向。我是开飞机的,我看好方向就行了。”

杉杉股份上市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服装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郑永刚却开始选择寻求新的突破。

1999年年报中,杉杉股份对于新年的业绩发展计划中,有一段不起眼的文字,“积极寻找机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向高科技的朝阳行业进行渗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时,锂电池已经开始逐渐运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但是锂电池中的负极材料CMS只有日本大阪煤气、川崎制铁等极少数公司才能够生产。郑永刚发现了这个商机,他了解到原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下属的碳素材料研究所专门从事新型碳素材料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1993年就开始研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MS。

于是,郑永刚与鞍山热能研究院在1999年9月共同成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杉杉科技”)。

市场效应很快出来,上海杉杉科技总裁李智华曾对媒体说:“当时负极材料,日本卖到中国是60万元/吨。杉杉进入后价格降到40万元/吨。”

2001年9月24日,杉杉股份推出了“10配3”的配股方案,配股价为每股12元,共募资4.33亿元。

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共投资1.39亿元,包含两个项目,一是收购第一大股东杉杉集团持有的上海杉杉科技75%股权,投资金额为4500万元;二是增资扩建二期8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投资金额9367.5万元。

收购与增资完成后,杉杉股份持有上海杉杉科技95%股权,至此,杉杉股份由服装行业踏入锂电行业,当时的锂电池主要应用于便携式电器,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

2001年投放市场后,上海杉杉科技就获得了5071万元营业收入,净利润为500.84万元,毛利率达31.33%,成为该等级负极材料的国内主要供应商之一。

“郑总就是那种敢想敢做的人,而且经常发散性思维,一般下属很难跟上他的想法。”浙江某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他曾在郑永刚旗下公司任职过,“接触不多,但了解不少,郑总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尤其在用人方面,看得很准,他经常说专业的事情要专业的人去做,锂电产业能做那么大,一是他看清楚了方向,二就是用对了人。”

55亿“豪赌”偏光片

郑永刚一手主导了杉杉股份从服装向锂电产业的转型,此后杉杉股份开始布局锂电池的各种材料。

2003年,杉杉股份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高端锂电池碳负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并被日本、美国等国的权威资料收列为世界前5名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

同时,杉杉股份设立了孙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杉杉”),由上海杉杉科技持股75%,该公司主要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并以此进入锂电池正极市场。

两年后,即2005年2月,郑永刚再度布局锂电池产业,以杉杉股份和上海杉杉科技共同组建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杉杉”),分别持股90%和10%。

东莞杉杉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与销售,2006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与销售量就已经排名全国第二了。

2007年6月,杉杉股份的新能源产业布局稳妥,郑永刚宣布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将更多精力放在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身上。

此后,杉杉股份逐渐发展成全球综合实力前列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郑永刚的超前眼光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根据《2018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杉杉股份在国内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领域排名分列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名列前茅。

就在市场以为杉杉股份会继续在锂电产业上继续发展之际,2020年杉杉股份突然斥资7.7亿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

此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杉杉股份此前并未涉足偏光片领域,其收购逻辑备受外界关注。”

为了打消市场质疑,当年12月28日,离开董事长职位13年之久的郑永刚回归并重新担任杉杉股份董事长。

按照他的说法,“亲任董事长目的就是让被收购后的事业部放手按照原有LG化学管理经验继续干,完全继承过往的经营规则、方法、理念、企业文化,进一步建立相互信任。”

这将是郑永刚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二次“豪赌”转型,上一次“从服装跨界转型锂电产业”的成功给了郑永刚足够的信心,这一次杉杉股份再度跨界涉足偏光片,是否成功了?

郑永刚在此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凡是做企业的人都想做长做久,但很多人没有掌握它的发展规律,如果不提前转型、升级,很可能被时代淘汰。“(偏光片产业)这是我最后一战,我一定要做到,很自豪。”

资料显示,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光线提高液晶面板的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偏光片在液晶面板成本结构中占比10%左右,对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市场规模庞大。

2021年2月1日,杉杉股份成功完成对LG化学旗下偏光片资产的收购。继承了LG的原有产能与客户订单,杉杉股份跃升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偏光片全球产量市占率为24%,排名全球第一。

“左口袋倒右口袋”的故事

就在离开杉杉股份董事长位置的那些年里,郑永刚也没闲着,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另一家上市公司——吉翔股份。

资料显示,吉翔股份原名叫新华龙,于2012年8月24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著名的大型钼业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金银除外)冶炼,炉料、金属化合物、金属合金制品、五金矿产品的购销业务。

2017年1月14日,新华龙公告,公司股东谭久刚、田刚和宁波炬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炬泰”)签署了《关于购买新华龙部分股份之股份购买协议》,协议约定将谭久刚、田刚分别持有的公司2628.12万股、1708.28万股转让给宁波炬泰。

转让完成后,谭久刚、田刚不再持有新华龙的股份;宁波炬泰持有1.1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71%,成为新华龙的第一大股东,而宁波炬泰背后的实控人正是郑永刚。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收盘,吉翔股份的股价报收27元,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308%。

在68个交易日里,吉翔股份收获了17个涨停。此次暴涨源于一次跨界并购,这也让郑永刚备受市场质疑。

2022年1月6日晚,吉翔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以4.8亿元现金收购关联方宁波永杉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永杉”)所持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永杉”)100%的股权。同时,吉翔股份与宁波永杉的控股股东杉杉股份为关联法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湖南永杉主要生产的电池级/工业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产品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

就收购湖南永杉,吉翔股份称,受宏观经济波动、上下游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影响,钼行业波动较大,导致近年来公司出现业绩波动,公司拟通过收购湖南永杉将业务板块延伸至新能源领域。

有投资者质疑,这不明显是郑永刚“左口袋放右口袋”的把戏吗?

尽管如此,这个消息却持续刺激着吉翔股份股价的暴涨,从年初的6.61元启动一直最高涨至4月1日的28.88元。

实际上,收购湖南永杉将是吉翔股份近年来的第四次跨界尝试。

时代财经注意到,2016年11月,新华龙以零对价收购了北京吉翔影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祥影视”)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变为双导向——钼业和影视行业。

但是,影视业仅仅撑了两年,2019年吉翔股份的影视剧规模及价格下降,公司影视收入同比减少, 影视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直接导致当年亏损2.26亿元。

2020年3月,吉翔股份又打算收购,拟以24亿元收购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无人机、无人车及机器人等。不过,此次收购并不顺利,于2020年10月宣告终止。

一年之后,及2021年3月,吉翔股份再次抛出了跨界收购公告,拟收购厦门多想互动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83.12%的股权。此次交易同样被交易所问询,不过这笔交易因双方就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而终止。

对于今年跨界并购湖南永杉,上交所也对其收购案细节进行了详细问询。根据吉翔股份的回复公告,2021年,湖南永杉仍处于在建状态,尚未形成完全的生产加工能力。

4月14-15日,就减持与并购的问题,时代财经给吉翔股份发去了采访邮件并多次拨打吉翔股份证券部的办公电话,但是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近期,吉翔股份刚刚宣布为湖南永杉引入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和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战略投资者,这一轮资本运作能否给郑永刚旗下的上市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

某券商电新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对于杉杉股份而言,郑永刚近年来的动作主要是做减法,“正极业务剥离给吉翔股份,杉杉能源卖给巴斯夫,剩下的电解液业务、光伏及储能业务、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运营业务、服装及投资业务都有可能在未来被逐步剥离。”

东吴证券研报也指出,杉杉股份近年出于专注核心业务考量,陆续剥离正极、服装、投资等业务。“我们预计公司除负极、偏光片之外的其他业务将以少数股权形式贡献投资收益,不再并表。”

对于“资本大佬”郑永刚来说,其在A股市场上,一手是杉杉股份,一手是吉翔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已然清晰,最终如何发展,值得拭目以待。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