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股价腰斩、市值蒸发超600亿港元,泡泡玛特陷入“黑箱”质疑

尽管泡泡玛特(09992.HK)今年上半年再度吸金17.73亿元,同比增长116.75%,但受困于公司商业模式单一、IP化推进缓慢,以及宏观层面国内消费行业整体低迷等因素影响,截至12月27日,公司股价相比今年2月高点跌幅达到49.76%,市值蒸发超过600亿港元,已然“腰斩”。

近期,泡泡玛特又陷入了“黑箱”、虚假价格等一系列争议,关于这些消费者投诉和资产市场表现,银柿财经记者试图向泡泡玛特方面了解更多信息,但公司未予回应。

盲盒变“黑箱”?

近日,有消费者在小红书上发帖称,自己12月17日在泡泡玛特武汉天地壹方店内购买了一整箱同系列产品,然而却遇到“黑箱”,里面的144个盲盒中,无一隐藏款出现。为此,消费者前去与店员沟通,质疑泡泡玛特存在虚假宣传。针对此事,门店店员表示,隐藏款比例是1:144,一箱没有很正常。

记者注意到,也有其他网友跟帖表示遇到过类似经历。

一位资深盲盒爱好者小A告诉银柿财经记者,泡泡玛特一箱是12大盒,每大盒里边有12个盲盒,也就是说一箱是12×12=144个盲盒。一般而言,泡泡玛特的隐藏款出现的频率是1/144,特别隐藏版则是1/720,所以“圈内”很早就流传说,一整箱必有隐藏款。

不过小A也表示,“1/144的概率和144盒必出一个是两回事,这类的事看多了反正我是不会相信。而且学过概率的也知道,当你抽的数量足够多,才会无限趋近于1/144的概率。”但如果不是每箱必出,那么泡泡玛特方面如何保证隐藏款1/144的概率,在小A看来同样是“黑箱”,即外界无从判断的事情。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资深律师吴刚表示,就上图里文字说明来看,不能认定泡泡玛特涉嫌虚假宣传,因为它的文字说明写得很清楚,是按照全部的生产数量确定1:144,不是按照一整箱144个盲盒确定1:144。

记者从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规定要求商家必须公示盲盒概率,但各地可能有自己的规定。从商业行为的层面来讲,抽奖需要公布概率,但“盲盒”并不属于“抽奖”方式,只是一种正常的商品购买行为。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深圳消委会此前曾提出,未明确隐藏款具体的抽中概率,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今年6月发文,倡导“盲盒”产品生产、经营者向消费者明示产品抽中隐藏款或限量版的概率。

和盲盒有类似商业模式的包括在游戏市场火热的“集卡类”手游,此类中的佼佼者包括《炉石传说》《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根据规定,此类游戏必须明示抽奖概率。

前述行业人士透露,“集卡类”手游采取的是比较讨巧的方式,比如公布十分之一的稀有卡牌概率,除了单次抽奖的概率,其实还隐藏设置了有100%的概率在十次以内必出稀有卡牌,比如前九次都没有抽中,第十次就一定是必出的,这个策略一方面是考虑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有消费者“较真”。

泡泡玛特麻烦缠身

近期泡泡玛特麻烦缠身。据信用中国网站披露的行政处罚,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原因是其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据悉,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由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对于泡泡玛特是如何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公司未予公开回应。

更早前的12月7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显示,泡泡玛特的一款单双售价79元的长袜盲盒,因实际面料成分含量并未达到其宣传标准,导致虚假宣传,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元。

自身屡现问题的背后,泡泡玛特在潮玩、Z世代文化等领域持续对外并购,这也一定程度上在侧面印证了泡泡玛特盲盒商业模式的瓶颈,其能否通过外延式并购取得突破,银柿财经将持续关注。

标签: 黑箱 港元 市值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