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鸡瘟病毒能治人病?万邦德脑洞大开要研发新冠鼻喷疫苗,交易所追问来了

12月22日晚,刚实现三天三板的万邦德,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

关注函要求,就说明鼻喷重组新城疫载体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情况,并结合疫苗立项、临床前研发、临床研究、申报上市,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及销售等关键环节,向市场充分揭示其中的不确定性及相关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周期、研发失败、疫苗批复、生产销售对公司的影响等。

12月20日至22日三个交易日内,万邦德在鼻喷新冠疫苗股的加持中,实现了三天三板。

12月23日,由于深交所转关注函的影响,万邦德盘中跌停。截至12月24日收盘,万邦德涨停,报收13.96元/股,涨幅为10.01%。

重组新城疫病毒为载体的鼻喷新冠疫苗靠谱吗?

根据《科创板日报》专访报道,万邦德—迪福润丝团队联合研发的鼻喷新城疫(NDV)载体新冠疫苗,是一种多价(原始株+德尔塔)疫苗,可通过鼻腔接种,刺激机体产生鼻腔特异性粘膜免疫。

本报记者多方采访中了解到,相对于目前市面上通过肌肉注射接种的疫苗,在防范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方面的确不足,一些科研团队和企业已经尝试研发鼻喷剂来预防病毒从上呼吸道侵袭。比如,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研制的国内首个国产鼻喷剂型的流感疫苗早在去年就上市;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北京万泰生物共同研制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去年9月启动了临床试验。

那么,鼻喷新冠疫苗以重组新城疫病毒(NDV)作为载体,真的靠谱吗?万邦德此次合作的疫苗为重组新城疫病毒,其到底是否能作为人体鼻喷新冠疫苗的载体?其治疗效果又如何?记者就上述问题向企业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并未收到企业的回复。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新城疫病毒即鸡瘟病毒,此前有尝试做载体制疫苗,可预防H5N2禽流感。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城疫病毒此前也有用作溶瘤病毒,但它鲜少用于给人治病,总体看,用这个病毒做新冠疫苗载体可能优势欠佳。

新冠预防为什么需要鼻喷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已有超过300个候选新冠疫苗正在研发,其中49个已经完成或处于临床三期试验阶段,绝大部分是注射使用的。那么,鼻喷新冠疫苗为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样的鼻喷新冠疫苗更有效?

在谈及研发鼻喷式新冠疫苗的必要性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建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多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因为病毒在不断变异,现有疫苗针对新冠感染的保护效果正在下降。

他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本身具有防御各种病毒的能力,但是启动人体免疫系统需要一个认识病毒的过程,疫苗通过把处理过的对人体无害的病毒再送入人体,从而激发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进行预防。

“所有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出现症状是在下呼吸道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新冠一开始感染没有症状,因为新冠感染之后,前3~5天是在上呼吸道复制,虽然没有症状,但是在上呼吸道病毒容易出去,所以传播能力很强。”

徐教授分析称,“如果要控制新冠感染或者是预防感染,必须要从预防疾病的角度下功夫,肌肉接种疫苗可以做到控制感染,但对于预防感染却做不到,包括mRNA的疫苗也做不到。因为在人体的上呼吸道中,病毒早期在这里复制又进行体内传播,同时也更容易传播他人,如果只是进行肌肉疫苗接种,是不能够建立有效保护。对于一个新冠疫苗来说,真正想预防感染必须在上呼吸道建立免疫保护,而上呼吸道建立免疫保护只有鼻喷疫苗能做到,肌肉接种疫苗是做不到的。”

此外,人体免疫系统在进化时就分开了。黏膜免疫系统包括呼吸道、生殖道、消化道,这是跟外界相通的,跟外界相通的免疫系统跟和外界不相通的免疫系统是很不一样的。

“黏膜免疫系统之所以和要跟别的免疫系统隔开,是因为黏膜本身不断的在跟外界微生物接触。如果要建立黏膜的保护,就需要黏膜接种,但是单纯的黏膜接种又不能形成很好的记忆,这是因为人体在进化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习惯。黏膜在不断跟外界微生物接触,如果来一个病原体就形成记忆,就会把自身储备的能量都消耗掉。而一般黏膜的免疫系统存在时间的有效期大概为两个月,所以如果要建立黏膜保护,就必须要有鼻喷疫苗,但反过来,仅有鼻喷疫苗,又建立不了长期的记忆。”

综上,徐建青教授强调,“一个较好的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方法,一定是鼻喷疫苗接种加肌肉疫苗接种。这样既能够在呼吸道建立局部保护,同时让黏膜形成长久记忆。如果没有肌肉疫苗后续继续进行接种,那免疫系统的记忆只能维持个两月,两个月之后记忆逐渐消失,疫苗就没办法再发挥作用。”

为什么肌肉疫苗接种在上呼吸道并没有建立免疫保护?徐教授举例称,可以简单比喻成两个相通的房间,中间隔的这扇门是开着的。但并不是一个房间做好了防护另一个房间就没问题,只有当一边的房间“出事”以后,另一边房间的“人”才会赶过去。也就是说,肌肉疫苗接种在上呼吸道并没有建立免疫保护,只有当病毒感染后,T细胞才可以过去,但是这需要48小时的反应时间。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mRNA疫苗能够预防再次感染的预防,并且对于人体的症状控制也很好。因为mRNA能够把病毒进入身体的时间提前,T细胞就会介入很快。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抗体,一般来说需要一周以上时间,而这一周以上的时间就等于给了病毒在上呼吸道完整的复制机会。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宁邵此前也表示,在进行动物的攻毒保护实验显示出,鼻喷疫苗在快速起效、广谱抗变异、长期有效性、暴露后应急保护等方面对新冠病毒感染有独特的抗病毒保护作用。

鼻喷剂疫苗研发难度更高

既然鼻喷新冠疫苗非常必要,但为什么迟迟没有上市?

对此,徐建青教授分析道:“相对于肌肉注射新冠疫苗,鼻喷新冠疫苗因为技术装备要求更高,开发速度稍慢。目前,适用于鼻喷疫苗的载体,首选是腺病毒载体,蛋白亚单位原理上也适合做鼻喷剂,但是其缺乏有效佐剂。”

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着鼻喷剂疫苗的研发进度:

第一,适用于鼻喷疫苗的载体有限。

除了腺病毒载体外,为什么很多载体不适合做鼻喷疫苗?徐建青教授认为,主要是因为其没有有效佐剂。蛋白在黏膜部位喷了不能发挥作用。这主要是黏膜与外界微生物接触的原因。每天空气中很多的蛋白分子,如果进入黏膜激活呼吸道的黏膜免疫,那呼吸道的黏膜免疫系统就被会被“累垮”,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是没办法激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难找到一个有效的黏膜佐剂。

但他表示,现在有一些佐剂是有希望的,比如像新开发的锰佐剂,新开发的Cpg佐剂和呼吸道黏膜的蛋白等。

第二,接种剂量标准化有难度。

徐建青教授分析道,剂量如何把控以及和后续本身产生的效应,要想标准化要比肌肉注射难得多。鼻喷疫苗在喷的过程中,本身的剂量到底丢失了多少,实际剂量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哪个部位最有效?喷的时候用力如何也很关键,是使劲喷有效还是轻点喷有效?这些都是挑战。

相比肌肉注射,鼻喷的过程中,呼吸道从上到下差别很大,同时对装置控制鼻喷的力劲关系很大,如果劲小了,可能进入下呼吸道或者进入肺部,就不能诱导免疫。人体的呼吸道其诱导黏膜免疫应答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剂量的控制缺乏有效的装置和有效监测的膜和监测的方法。这样对鼻喷疫苗本身的开发就有技术上的挑战。

第三,成本会增加。

与肌肉注射剂相比,鼻喷剂由于要增加装置,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比如,肌肉注射最传统的是打胰岛素的小针,预灌装到小针里就可以直接进行注射。而鼻喷疫苗原理上也需要预灌装,但是预灌装对于装置要求非常高,装置比原来更加复杂,相应成本也会增加。

虽然研发难度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药企开始研发鼻喷新冠疫苗。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北京万泰生物共同研制的新冠鼻喷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载体疫苗,刺激人体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技术路线上属于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其疫苗优势在于,具备抗体产生快、鼻腔喷雾给药方式接种使用便捷、可迅速普及免疫等特点。其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流鼻涕或鼻塞、喉咙痛、发烧。万泰生物计划今年10月开展鼻喷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

标签: 鸡瘟 来了 疫苗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