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包销商“大量持仓”培育钻石 上游火热珠宝端冷静

财联社(郑州,记者张晨静)讯,从工业领域扩展到新消费领域,培育钻石已成为当前传统超硬材料行业重点布局方向,受制于产能,上游厂商满产满销、供不应求,扩产动作频频。

与上游火热扩张态势相反,靠近消费者的部分下游珠宝端则显得冷静而克制。有珠宝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培育钻石消费仍以欧美市场为主,国内一线城市诸如上海等地的消费者对其认可度已有较大提升,舆论争议和消费者认知不足在二线及内陆城市依旧广泛存在,培育钻石还需找到自身定位。

上游厂商满产满销

培育钻石市场需求增长显然能带动业绩提升,资本竞相追逐,力量钻石(301071,SZ)、中兵红箭(000519,SZ)、黄河旋风(600172,SH)等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也随之水涨船高。

但受制于新装机量和装机速度,培育钻石产能难以短时间大规模扩充,根据钻石观察,今年全国约有3000台六面顶压机在生产培育钻石,从设备端来看,我国培育钻石产能集中在头部制造企业,其中中南钻石(中兵红箭子公司)约1000台、黄河旋风约500-800台、力量钻石约200台。

在需求刺激下,上述企业多次公开表示,今年培育钻石基本都是供不应求、满产满销的状态,行业内部人士也曾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各家重点都放在扩充产能方面,上游三年内没有太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供货紧缺局面亦与大量存货的包销商相关,有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据其了解,最大包销商目前手中有上亿存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某钻石珠宝商总经理并不认为培育钻石是真正的“供不应求”,他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个行业的规则是订货制,当下游需要拿货时会提前向厂商打款订货,本质是按需生产。上游单一厂商,确实短时间可能产能有限,但市场上仍然存在诸多同类企业,我们目前完全可以通过加价或从其他厂商及包销商处拿货。长期来看,培育钻石毕竟还是工业品,理论上只要存在利润,就有厂商有动力大规模生产。”上述珠宝商总经理坦言,包销商“大量持仓”,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培育钻石一直存在基础订单,同时上游企业高利润也并不完全来源于培育钻石,还有工业金刚石做支撑。

行业资深人士刘洋洋表示,包销商大量囤货属实,目的是为了掌握对外定价权,当前行业发展较快,终端和上游生产厂家在增加,但中游批发商圈子仍未扩大,导致中间批发商价格不稳定。据了解,当前培育钻石销售基本盘仍在欧美市场,印度几乎占据全球培育钻石中游打磨环节的全部份额。

培育钻石需时间沉淀

相较于培育钻石上游满产满销,火热扩张的态势,触及终端消费的珠宝零售商似乎更趋于理性冷静。今年以来,珠宝商加大了对消费者认知普及,但多位行业人士表示,一线城市消费者认知有明显提升,但二线及其他内陆城市接受度仍然较低,国内培育钻石消费仍处初期阶段。

钻石小鸟创新总经理郭海峰表示,公司对于是否进入培育钻石还在观望阶段,在他看来,培育钻石消费者和天然钻石消费者并不完全交叉,而且培育钻石需要时间找到在珠宝市场的定位。

“事实上,培育钻石当前品牌线下门店数量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一般零售端投资回报率达到20%,珠宝商会有动机大量开店、扩店。而且只有当周大福这类传统巨头涉入到这个领域,在国内大规模开店时才代表培育钻石进入真正快速发展期,而现在没有明确启动信号,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年时间。”上述钻石珠宝总经理向财联社记者如此表示。

传统巨头是否入局,业内人士对此心态较为复杂。刘洋洋透露,业内一方面希望其尽快入局,能加快市场教育,催化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周大福入局会占领一定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培育钻石制造商*ST金刚(300064,SZ)、中南钻石、沃尔德(688028,SH)均已试水下游业务,刘洋洋表示:“现在上游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当前利润不会长期保持,为了防范风险,上游企业应对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积极扩充产能,保证短期利润,另一种则是尝试终端,但珠宝终端涉及营销、设计等,对于上游生产商而言并不容易。”

标签: 持仓 钻石 珠宝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