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三季度净利下挫42%创同期新低!汤臣倍健进入“困难期”?

《投资时报》研究员董琳

在国内保健品市场增长乏力情况下,作为龙头企业的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汤臣倍健,300146.SZ)虽然地位无法被轻易撼动,但要实现自身业绩的持续增长也是难事一桩。

最新财报数据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汤臣倍健实现营收18.31亿元,同比下滑4.03%;归母净利润为2.92亿元,同比下滑42.23%,创下该公司上市11年以来同期最大降幅。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除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之外,汤臣倍健三季报多个经营指标亦表现不佳。其中,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6.3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攀升64.53%;信用减值损失发生额为-1725.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57%;线上渠道收入占境内收入比不足20%,线下一体化变革阻力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度预降公告发布前,汤臣倍健高管层曾集中减持。2021年9月9日至17日期间,该公司董事、高管、特定股东梁水生、汤晖、孙晋瑜、陈宏四人累计减持495.02万股,占总股本的0.29%。此次减持交易均价为25.99—27.55元/股,四名股东累计套现约1.33亿元。

公司管理层减持和三季度业绩的大幅下滑,使二级市场的情绪明显受到影响。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收盘,汤臣倍健报收于24.42元/股,较5月创下的37.9元/股高点已回调36%。

汤臣倍健2021年以来股价走势(元/股)

数据来源:Wind

业绩增幅回落销售研发费用悬殊

汤臣倍健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为生产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及其它功能性膳食补充食品。2010年12月15日,该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今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实现营业收入60.29亿元,同比增长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3亿元,同比增长13.37%。虽然前三季度整体业绩呈正向增长,但公司单季度业绩却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三季度,汤臣倍健实现营收18.31亿元,同比下滑4.03%;实现归母净利润2.92万元,同比下滑42.23%。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过去三年间,汤臣倍健的业绩增速已在逐年走低。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51亿元、52.62亿元、6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86%、20.94%、15.83%,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并且,该公司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67.66%下降至2020年的62.82%。

汤臣倍健毛利率下降主要是营业成本增加过快所致。据财报数据显示,汤臣倍健前三季销售费用高达16.39亿元,同比增加64.53%,创下该公司上市以来同期销售费用新高。

《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保健品行业集中度比较分散,目前市占率第一的汤臣倍健市场份额也仅为10.3%。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汤臣倍健只能通过高额的营销和广告来维持行业竞争力。

比较来看,该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投入就不太用力。今年上半年,汤臣倍健的研发费用为0.5亿元,同比上涨近8%,而同期该公司销售费用为9.74亿元,同比上涨82.84%。

有分析人士认为,巨额营销开支可以帮助品牌触达用户,但研发存在短板,或侧面表明产品本身技术壁垒并不高,存在被替代的风险。

对此,汤臣倍健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自身研发综合实力的提升,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模式,与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知名高校、企业等建立起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坚定实施科学营养战略,持续聚焦“新功能、新原料、新技术”的创新性研发,同时注重科技和消费趋势的结合,不断创造和满足新的消费需求。

汤臣倍健2021年三季报主要会计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线上线下一体化致业绩承压

对于三季度利润下滑,汤臣倍健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公司正式启动了线下销售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相关变革,该事项的变化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短期会对公司及相关方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汤臣倍健在创立之初主要以经销模式在专柜、药店、商超等线下渠道来抢占市场。但随着医保控费政策的实行以及电商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而汤臣倍健在线上的优势并不突出,时至今日线上市场规模仍较小。

2021年上半年财报亦显示,该公司线下渠道收入为27.43亿元,约占境内收入的80.53%;线上渠道收入为6.63亿元,占境内收入比重为19.47%,尚不足两成。

汤臣倍健清醒地认识到在线上渠道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竞争壁垒,今年7月,该公司启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机制变革。包括数字化搭建、加强品牌和市场规范管理、梳理销售及赠品配比政策和进一步升级公司终端动销服务体系。其将通过集团媒介中台、内容中心、产品创新中心等,在集团层面统筹品牌和产品战略,实现线上线下品牌和市场一体化。

光大证券在对汤臣倍健的研究报告中认为,疫情使消费者购物习惯逐步由线下转向线上,但线上竞争较激烈,对于该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线上线下一体化变革需要打破现状,进行新的尝试,短期对该公司业绩带来一定的压力。

证监局下警示函收购LSG存违规行为

除了渠道变革压力,汤臣倍健的商誉情况也值得关注。

2018年8月,汤臣倍健宣布,以35亿元高价对澳大利亚益生菌企业LSG进行收购,正是这笔收购为该公司后续的商誉减值计提埋下隐患。当时,LSG净资产约1亿元,该交易溢价率高达34倍,这直接使该公司账面多出22.38亿元商誉,占公司当时净资产总额的比例达67.5%。

2019年LSG澳洲市场业务未达成预期,汤臣倍健对LSG商誉进行了10.08亿元的计提减值准备,直接造成该公司当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2020年,该公司再次对LSG进行了10.36亿元的商誉减值。

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LSG营业收入分别为4.58亿元、5.67亿元、3.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53亿元、-746.7万元、-905.76万元,两年半合计亏损15.7亿元。

2021年8月27日,汤臣倍健收到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据警示函披露,该公司在收购LSG的过程中存在多个违规行为,包括未充分、审慎评估并披露《电子商务法》实施的重大政策风险;未如实披露标的资产实际盈利与相关盈利预测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况;为充分披露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测试相关信息;商誉减值测试的部分指标缺乏合理依据等。

截至2021年6月底,汤臣倍健还有11.76亿元的商誉和8.74亿元的无形资产,其中商誉在其净资产中的占比为11.5%。若未来LSG在澳洲市场的经营状况或“Life-Space”在中国市场业务推广达不到预期,仍需面临无形资产减值风险,对该公司当期损益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汤臣倍健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Life-Space”品牌业务渗透,着力打造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深化Life-Space多渠道布局,深耕中国活性营养补充剂大品类市场,逐步打造和引领品类发展路径。在澳洲市场,按计划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为全球生意拓展提供供应端的支持和助力;稳步推进品牌建设和消费者教育,加快整合代购渠道并优化出口经销商管理结构,提升渠道管理能力。同时,加大Life-space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和拓展,提高对国际市场的渗透率。

标签: 净利 新低 三季度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