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中银证券第三季度业绩“报喜” 能否挽救股价颓势?

中新经纬10月28日电 (林坚 闫淑鑫)连日来,已有多家券商传来三季度业绩喜报,中银证券也不例外,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8日晚间,中银证券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3亿元,同比增长11.21%。

不过,中银证券的股价却与业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28日,中银证券股价再创年内新低,触底12.53元/股,当天收盘价较一年前近乎“腰斩”,在41家A股上市券商中,同期跌幅最大。

中新经纬还注意到,中银证券近期陷入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的质疑风波中,备受投资者关注。尽管公司及时做出了澄清,但是并不能令中小投资者信服。值得一提的是,该券商的另一位重要股东年内已进行了两次减持计划。

面对腰斩股价,有近十万股东在等中银证券29日开盘。数据显示,中银证券在册股东在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了3.44万户,至11.69万户,升幅达41.73%。但在三季度减少了1.71万户,剩9.98万户,减幅达14.60%。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11.21%

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银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18.04%。前三季度,中银证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3亿元,同比增长11.21%。

尽管三季报“报喜”,但中银证券整体的业绩情况并不乐观。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券商行业排名情况,中银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处于行业第三十二位和第三十七位,相较2019年排名均有所下滑,其11.57%的营收增速和10.65%的净利润增速皆不及行业平均增速。

另据中银证券2021年中报显示,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5亿元,同比增长7.88%,但实现营业收入16.06亿元,同比下滑2.98%。从财报上看,主要是由于营业成本的降低幅度大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所致。

从业务上来看,中银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下降或成为其跑输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中银证券自营收入为1.26亿元,同比下降39.25%。今年上半年,中银证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4.9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由同期的0.15亿元下降至-0.61亿元,中银证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0.69亿元,同比下降63.37%。今年三季报中,中银证券投资收益为1.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29亿元,二者合计2.19亿元,同比出现下降。

不过,资产管理业务仍是中银证券的传统优势项目。上半年,中银证券实现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55亿元。中银证券受托资产规模5503亿元,位列行业第3名,较2020年末提升2名,其中,主动管理规模2729亿元,占比约一半,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136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72亿元。但在三季度,中银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还是出现了同比下滑。

据了解,中银证券正在积极向财富管理转型。中银证券目前已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下半年将在加强总部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分支机构一体化投顾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投顾专业队伍建设,将公募基金投顾业务作为财富管理新的业务抓手。

“清仓式减持”是误会?

今年以来,中银证券因跌跌不休的股价而遭投资者诟病。28日,中银证券股价再创年内新低,触底12.53元/股,当天收盘价较一年前近乎“腰斩”。在41家上市券商中,同期跌幅最大,跌幅倒数第二的券商仅36%。

一位接近中银证券的券商人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股价下跌明显或与中银证券上市时上涨过多有关。据了解,2020年上市时,中银证券作为次新股券商,实现上市13个交易日13连板,继天风证券后,创下券商股连板新纪录。

除了业绩,中银证券在当下股价承压明显,或与其陷在重要股东拟清仓式减持的舆论风波之中有关。

10月14日晚间,中银证券发布了一则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该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下称“金融发展基金”)拟于2021年11月29日至2022年5月28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2亿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47%。金融发展基金此次减持行为被市场人士视为“拟清仓式减持”。

受减持消息影响,15日,中银证券领跌一众券商股。面对股东不看好公司的质疑,中银证券及时进行了澄清,以“金融发展基金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会长期持有公司股份”的说法安慰投资者,但换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自15日澄清公告发出后,中银证券股价继续受挫。

有投资者在股吧中表示,中银证券的澄清公告在玩“文字游戏”,并未直接、有效、准确地解释媒体及投资者的质疑。中银证券在澄清公告内指出,此次金融发展基金进行减持系履行其在公司上市时依据《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作出的承诺,即将持股比例减持至5%以下,并非短期内实际要减持的数量,因此并非“清仓式”减持。

然而,中新经纬注意到,金融发展基金计划自10月15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及/或自2021年11月29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2亿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47%。从限定时间上看,这与股东减持计划内所设定的时间范围并不违背,不属于短期减持,但是从减持结果上来看,当下持股5.47%的金融发展基金不排除“清仓式”减持的可能。

金融发展基金原本持有中银证券9.47%的股权,系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前获得的股份,于2021年2月26日起上市流通。但流通后不久,金融发展基金就在今年4月计划进行减持。彼时,根据相关公告,公司决定对所持中银证券股份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4.48%,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安排及上市承诺要求。

对于上述上市承诺,具体来看,金融发展基金此前曾约定在股份锁定期满后6个月内将所持公司股份减持至持股5%以下(不含5%)。也就是说,8月26日,金融发展基金就应该持股比例降至5%,但实际情况却仍持5.47%的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银证券重要股东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进行减持,并已完成两次减持计划。云投集团原本持有中银证券8.18%的股份,截至9月30日,持股比例仅为4.71%。

对于重要股东纷纷减持是否有出于对公司未来不看好的态度,以及上述关于“清仓式”减持以及上市承诺的质疑,中新经纬向中银证券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复。

股东减持券商股透露什么信号,投资者该如何看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告诉中新经纬,“券商股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且券商股还有一个特性,即非常依赖资本市场的周期性价格表现。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多数券商都能够躺着赚钱,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大多数券商都赚不到钱。”

盘和林进一步指出,大多数股东买入券商股,无非是看好资本市场周期性机遇,而一旦减持,则是股东认为红利期已过。股东行为并不一定是市场事实,但同质化的券商的确只在市场火爆的时候具备吸引投资人热情的属性,在平衡市和熊市,券商往往缺乏吸引力。所以除非看到周期性机会,投资人不宜在券商上过度关注。(中新经纬APP)

标签: 颓势 股价 第三季度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