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中科微至:经营严重依赖单一客户 发明专利原创占比畸低

报告期内,超七成营收占比来自中通表明公司未摆脱对中通的严重依赖,公司始终存在重大经营风险;发明专利数量不仅远远少于同业可比公司,而且有一半以上为继受取得,中科微至独立的研发能力受到质疑——号称“技术驱动型公司”的中科微至明显底气不足。

方斐/文

5月25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32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微至”)首发获得通过,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2020年4月开始接受中信证券的上市辅导,正式冲刺科创板IPO;2020年11月递交了上市申报稿,半年后即获交易所审核通过,其注册申请于7月20日获得证监会审核同意。也就是说,从递交上市申报稿开始到完成注册申请所有上市程序,中科微至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上市进程可谓“神速”,而此时距公司成立也只有5年多时间。

中科微至将于10月26日正式登陆科创板,根据此前招股书的披露,中科微至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3.39亿元,其中,2.93亿元拟用于智能装备制造中心项目,1.8亿元拟用于南陵制造基地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2.26亿元拟用于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项目,1.41亿元拟用于市场销售及产品服务基地建设项目,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中科微至主要从事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客户涵盖中通、顺丰、百世、申通等国内主要快递、物流企业,尤其是公司与中通的微妙关系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甚至在此前三轮问询中被上交所多次提及。中科微至在首轮问询中回复称,公司对中通不存在重大依赖,公司与中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但面对连续四年依靠中通撑起超过七成营业收入的情形,中科微至的回复多少有些苍白无力和底气不足。

大客户依赖症兼研发能力羸弱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中科微至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3亿元、3.25亿元、7.51亿元、6.03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634.81万元、4289.14万元、1.34亿元、7743.75万元。

由上述数据可知,中科微至2019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31.34%和212.57%;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科微至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12.04亿元、2.13亿元,增速明显放缓,分别为60.44%、59.08%,与2019年相比,中科微至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下降70.9个百分点、153.49个百分点,且净利润增速下降幅度更大。

据了解,脱胎于中科院微电子所的中科微至主要从事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其将自身定位为“国内智能物流分拣系统领域内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交叉带分拣系统、大件分拣系统等。与公司定位相对应,在中科微至的主营业务收入中,90%以上来自于其核心产品智能物流分拣系统。

由公司定位及主营业务可知,中科微至的客户以物流公司为主。招股书显示,公司当前的主要客户涵盖中通、顺丰、百世、申通、极兔、韵达、中国邮政、苏宁、德邦等国内主要快递、物流及电商企业,产品出口至包括泰国、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科微至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4.27%、86.4%,而来自中通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98.18%、73.97%、54.94%;2020年前三季度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降至86.4%,中通的销售收入占比下降至54.94%,客户集中度略有下降。

从绝对数额来看,报告期内,在中科微至前五大客户贡献的17亿元营收中,中通独占13.4亿元,占比高达79%;而且,中科微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总计约18.2亿元,中通的占比也高达73%,这与“公司对中通不存在重大依赖”的表述并不相符。

实际上,在报告期内,中通一直占据中科微至第一大客户的位置,无论是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还是总营收占比,中科微至均未摆脱对中通的严重依赖,中通的任何变动都会对中科微至的基本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单一客户的高度依赖导致公司始终存在重大经营风险。

更严重的是,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中科微至主营业务毛利率自2018年达到峰值后便一路下滑。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中科微至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12%、42.65%、42.55%、34.12%,毛利率从2019年起开始下滑,2020年下滑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根据中科微至的说明,公司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因客户对分拣设备的形状、规模及功能等需求不同,2020年1-9月期间验收的低毛利率项目较多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也就是说,随着公司不同客户规模的逐渐增加,其“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决定了成本控制是个难题,是否能通过规模化效应提高毛利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创板上市委员会要求中科微至说明的五个问题中,有四个问题与中通有关:1.中通自2019年度改为在当年双十一分拣高峰期后进行验收、导致验收周期延长的做法,是否为快递物流行业内普遍通行的一贯做法,为何该等较为谨慎的做法在2017年度和2018年度发行人的产品刚刚推向市场时并未采用;2.在发行人向其他客户供货金额及占比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通对发行人保持较高比例的预付款和较高水平的项目毛利率且毛利率有明显增长的做法,是否具有商业合理性;3.发行人对中通是否构成业务依赖,发行人与中通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否对发行人的独立性及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影响;4.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受到中通的支持是否与发行人所在行业的普遍实践相一致。

从专利的角度来看,在招股书中自称为“技术驱动型公司”的中科微至在技术研发上并无明显的优势。截至2020年9月末,中科微至拥有13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3项软件著作权,不过,发明专利中有一半以上为继受取得,即以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为主,与可比公司动辄上百项专利相比,中科微至首先在专利数量这个核心指标上就落后同业一大截,似乎与出身于“中科院微电子所”这个名门多有不符。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在中科微至拥有的15项发明专利中,有8项系公司从中科院微电子所和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继受取得(有3项发明专利为中科院微电子所通过中科微投以出资方式向公司转让),其余专利为原始取得。

除上述继受取得外,在报告期内,中科微至还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及其昆山分所存在“大件分拣控制系统设计”、“快递包裹三维尺寸测量技术”和“目标检测与识别图像处理技术”等3项技术委托开发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项目合作。

由于中科微至半数核心人才主要来源于中科院微电子所,在中科微至的7位核心技术人员中,4位有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工作的经历,3位曾在中科院牵头建立的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工作。巧合的是,上述中科微至继受取得的发明专利均出自于这两个单位,这不得不让人对公司是否具备真正独立的研发能力产生合理的质疑。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