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金融“活水”灌溉“专精特新”企业

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中了解到,多家银行正在酝酿或已经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还有银行计划通过专项支持行动,来服务各类“专精特新”型企业。究其原因,包括政策红利、银行信贷逻辑的改变,以及北交所设立等都是关键因素。

数据也予以印证,今年以来信贷资源不断向“专精特新”型企业倾斜。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统司司长阮健弘日前表示,9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2%,比全部贷款的增速高6.3个百分点;贷款合同平均利率是4.52%,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0.15和0.25个百分点。

银行争相“雪中送炭”

天津DX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输血检测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以来,由于订单激增,公司的资金需求量陡增。

但同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一样,该企业缺乏抵押物,贷款较难。今年8月,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了解到该企业需求,尽调后发现该公司是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便通过“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专项方案给予300万元贷款支持。

截至今年9月,全国有“专精特新”企业近5000家,而“小巨人”企业则是在“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优中选优。如今,随着产业链升级,支持这类企业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发放的首笔“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便是浦发银行的试点行动。据悉,浦发银行已指导全国各分行与当地工信部门对接,重点围绕“专精特新”型及“小巨人”企业的切实需求,全面提升对科创中小企业的服务质效。该行上海、广州、天津等分行都已分别针对“专精特新”型及“小巨人”企业,制定相关金融服务方案。记者同时获悉,浦发银行总行在全国分行试点基础上,正在积极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面向“专精特新”型及“小巨人”企业的综合服务方案。

积极付诸行动的银行不在少数。记者获悉,浙商银行也在制定科创企业“星火计划”专项支持行动,拟在这类企业聚集地——北京、上海、深圳等的分行先行试点。该行公司银行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科创企业与银行传统企业客户不同,风险特征不同,服务需求有较大差异。针对上市和拟上市科创企业、各类“专精特新”企业,浙商银行都有分类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均能给予适当额度的信用贷款支持。

上海农商银行表示,已与上海市逾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已与该行开展授信业务合作的企业多达552家,信贷规模近150亿元。

融资增渠道 退出有通道

从记者采访情况看,银行之所以争着抢着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服务,首要原因是产业链升级背景下的政策红利。例如,2021年财政部等部门发文,提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有投入和发展,自然就有资金需求。在当前经营压力下,这些企业正是银行寻求的客户。

一家国有大行在沪支行行长向记者透露,只要被认定为“专精特新”的企业,就可以进入该行技术流评价体系,相当于给予增信,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直接办理信用贷款。

此外,科创板、北交所正进一步拓宽“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也为投资方提供了退出通道。一家上市农商行行长向记者表示,科创板开板后,这些企业有了很大的成长空间,相当于银行也有了退出通道——可以通过赚取部分企业上市后的超额收益(比如投贷联动换取的期权收益),来覆盖信用下沉(一般风险较大又无抵押的贷款)的风险成本。该行今年还将目标企业客群前移至天使投资阶段企业。

这两年来,不少银行因为服务科创企业已经分享红利。“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8万户,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超过70%是浦发银行服务的客户。”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此前介绍称。

仍有难点待解

政策支持、金融资源倾斜的结果是——“专精特新”企业的获贷率提高了。据人民银行统计,9月末,“专精特新”企业的获贷率是71.9%,户均贷款余额7582万元。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地之一,广东地区获贷率更高。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日前披露,广东“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获贷率为74.3%,贷款余额243亿元,比年初增长39.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8.2个百分点。

但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仍有“专精特新”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通常银行还是要我们有担保才能贷到款。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哪有资产可以抵押担保?所以一般要找担保公司,主要股东还要签订无限担保责任才能获贷。”一家北京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表示,即使这样的融资成本也不低,年化利率大约在6%到7%。

一家股份行江浙地区支行行长向记者透露,虽然总行有要求支持,但各家银行执行尺度不一样。其所在支行的企业信用贷款就做得很少,这种授信方式对企业要求很高,需通过测算资产负债等指标来进行评级,很多企业过不了关。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银行是金融的主体,要破除对抵押担保的迷信,将商标、专利等授信依据,根据“专精特新”企业轻资产等特点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对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来说,也要为金融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设立“专精特新”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科创企业担保体系;适当提高“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并落实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减少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记者 魏倩 编辑 陈羽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