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破纪录!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市场再现“天价”

根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官微消息,建设银行(601939)首批次个贷批量转让试点工作成功落地。

据悉,建行今年8月挂牌出让三个个人不良资产包,本息合计1.4亿元,最后以不同价格成交。其中,北京区包以本金5.2折成交,打破此前个贷不良批量转让成交的最高纪录。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银行业有高达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待出清。今年3月,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正式开闸,作为一个刚起步的新市场,受到不良资产行业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试点大行和股份行落地相关业务。

市场再现五折价成交

据悉,建设银行8月25日在银登中心挂出三个不良资产包,分别为北京地区包、大湾区包以及综合区包,本息合计1.4亿元。

9月8日至9月10日,上述三个包先后在市场顺利转让。其中,北京地区包以本金5.2折成交,由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竞得,刷新个贷批量转让试点以来最高纪录;大湾区包以本金4.2折成交;综合区包则以本金的4.4折成交。

此次转让十分火爆,报价轮数最多达44轮,引发市场关注。一是此次成交价格不低,都在半价左右;二是实现跨区域转让。

建行资产保全部称,此次推出的个贷资产包实现综合回收率43.96%,创同业个贷批量转让试点工作以来的历史新高。通过上规模资产包的推出,积累了信用类贷款数字化模型估值的经验,探索了批量化尽调、交割、在线营销推介等工作流程。

建行资产保全部还称,此次采取的“跨区分包、控制总额”的组包策略有效调动了各级投资人的参与积极性。

数据显示,先后有24家机构参与建行资产包的买方尽调。转让公告在银登网发布后,共有13家机构在银登中心系统完成报名并缴纳保证金,凸显了市场对该类资产包的热切需求。

定价和回收处置仍待解

在银行业有万亿元不良待处置的背景下,今年3月个贷批量转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3月初,平安银行(000001)和工商银行(601398)的首批6单业务落地,与市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当时市场人士多解读为跑通业务流程,积累经验。银行方为了促成业务的顺利落地,实行“小包探路”策略,向市场推出的是相对容易追偿的资产包。

像前述建行三个资产包的平均逾期时间不足一年,其中北京地区包及大湾区包贷款均未起诉,借款人年龄也在40岁以下;综合区包中,绝大多数也未被起诉。

由于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市场处在试点阶段,定价波动较大,差异明显,低的能低至一折,高的可高达五折,特别是首批的溢价成交在业内颇有争议。

一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些公司可能经过测试估值认为还有一定利润空间,但也有些公司可能只是为了博个名声。“不良资产公司虽然经验不少,但对个人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经验也是欠缺的,个人不良资产债权户数多,逐户去清收和处置,成本高、效率低,相当有难度。”他说。

所有问题归结起来,核心就是估值定价问题,也尤为困难。据记者了解,目前户数少的资产包还可以采取传统单户估值,而户数较多的批量转让,采取抽样估值,而一套成熟的估值体系是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来支持的。

走向常态化尚需时日

试点工作开展半年以来,截至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601328)、兴业银行(601166)等多家试点银行落地相关业务。特别是,落地首单个人不良资产转让的平安银行,在前两单成功探路后,近期还向市场推出了第三期本息合计11.5亿元不良资产包,户数为681户。这也是试点开闸以来,进入市场规模最大的个人不良资产包。

同时,也有多个获准试点机构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根据银登中心9月22日披露的统计显示,已有338家银行及其分行、105家全国性AMC公司及其地方分公司、39家地方分公司以及3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银登中心开立账户。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个人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由试水进入常态化阶段。

“从体量上讲,虽然现在资产包稍微规模大了一些,但相对整个银行体系,或者即便与试点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相比,占比恐怕还是很低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记者表示,如果进入常态化阶段,至少市场要有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包括信息、估值体系、中介服务等都要完善,同时试点机构范围也要进一步的扩展至更多行业,才可能说得上常态化。

从目前市场参与情况来看,获准参与试点工作的银行和AMC公司,目前并非全部参与。“一个市场的培育,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尤其这个过程当中还涉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曾刚表示。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标签: 破纪录 个贷 不良 批量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