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14日机构强推买入 6股极度低估

长城汽车

芯片短缺影响短期销量,新车周期持续推进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8月产销快报:2021年8月公司新车销量74,257辆,同比下滑16.98%,1-8月累计销量784,023辆,同比增长39.29%。

芯片短缺影响公司8月产销量,但终端需求表现较优。公司2021年8月实现产量7.3万辆、销量7.4万辆,同比均下滑17%。公司产销下滑主要受到东南亚的新冠疫情影响,博世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零部件供应量锐减。根据公司的公开信息,其终端需求量旺盛,哈弗、WEY、欧拉、坦克及长城皮卡旗下众多车型的订单持续增长。针对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公司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在全球范围内积极采购芯片、加速芯片产业布局、强化芯片领域体系力建设等方式。

新车型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助力需求端持续旺盛。目前公司新平台上市车型已超过6款,其中哈弗大狗1-8月累计销量57,206辆,坦克300累计销量44,551辆,欧拉好猫累计销量18,461辆。公司新车周期进展顺利,12款新车型亮相2021成都车展,即将上市的车型包括哈弗旗舰SUV哈弗神兽,搭载柠檬DHT混动系统的WEY玛奇朵,以及坦克400、坦克500、欧拉好猫GT木兰版、欧拉芭蕾猫等,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我们认为,新平台加持下的新车型拥有较强的产品力,终端消费者对公司新产品认可度较高,看好生产端芯片问题缓解后的销量增长。

海外布局持续推进,全球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8月实现海外销售新车12,399辆,同比增长81.1%,1-8月累计海外销量达86,509辆,同比增长156.8%,整体销量占比已达11%。在海外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公司于8月9日召开2021海外经销商大会,明确了持续变革的理念和全球战略规划,并提出2025年海外销售100万辆的新战略目标。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新车型的终端认可度高,且海外市场需求发展迅速。我们认为公司新车周期的稳步推进,得益于公司底层组织架构变革和多年新能源、混动技术积淀。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117.2和135.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7、1.28和1.4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值分别为62、47和4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低迷、公司新车型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

京东方A

Q2业绩再创新高,行业更趋成长

支撑评级的要点

毛利率大幅提升,Q2营收、净利润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072.85亿元,同比增长89.04%(经追溯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27.62亿元,同比增长1023.96%,其中,Q2单季营收576.30亿元,归母净利润75.8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度,主要产品价格上行,新项目产能释放及合并范围变化。上半年,公司显示事业实现营收104.67亿元,同比增长89.33%;智慧系统创新事业实现营收7.11亿元,同比增长56.27%;智慧医工事业实现营收8.64亿元,同比增长22.62%;MLED事业实现营收2.73亿元;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实现营收0.79亿元,同比增长25.66%。上半年,显示事业毛利率30.49%,同比提升15.0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4%/3.76%/1.64%,同比分别减少0.24/0.38/0.34个百分点。

持续革新优化运营机制,提升产线效能。重庆第8.5代LCD生产线持续产品小型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第8.5代LCD生产线、福州第8.5代LCD生产线、南京第8.5代LCD生产线、成都第8.6代LCD生产线、合肥第10.5代LCD生产线、武汉第10.5代LCD生产线单月投入基板数创新高,其中南京第8.5代LCD生产线和成都第8.6代LCD生产线自收购后,深挖产线潜力,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供需结构改善,行业有望走出周期性。伴随着行业内存量产能逐步退出,新增产能总量有限且产能释放节奏平缓,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面板供需结构持续改善,产业周期性有望减弱,成长属性增强。公司全球领先的面板企业,将持续受益。

估值

考虑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调整2021~2023年的EPS至0.608/0.700/0.79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7X,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面板行业景气度下滑,AMOLED推进不及预期。

万华化学

重大事项点评:磷酸铁锂项目环评公示,化工龙头加码新能源

积极布局应对“双碳战略”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公司正部署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尽早完成战略规划,致力为中国化工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与减碳排方面做出示范,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公司通过苯胺余热集成优化、蒸汽管网优化设计等技改措施,提高了蒸汽回收率,削减了二氧化碳的间接排放。

公司正开发和储备一批CO2减排和利用技术,聚氨酯泡沫及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技术、生物基多元醇等行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此外,公司分别参股20%,20%、29%设立华能海阳、华能莱州、山东核能,布局渔光发电、风力发电及核电。

发力新能源相关材料,助力能源转型,实现弯道超车。根据公司烟台园区锂离子研发中试项目信息及此次环评信息,公司在锂电材料领域全面布局,包括但不限于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前驱体、负极材料、氧化鋯陶瓷材料及软包电芯等。中信证券研究部新能源汽车组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需求将达995、132GWh,对应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分别为145.92万吨,约相当于2020年的11.2、4.4倍。我们认为凭借国内锂电产业链布局优势、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大致相同的起跑线,新能源相关材料将成为国内化工新材料企业取得全球产业地位、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

聚氨酯及石化业务周期景气可持续,成长性显著。在供应端偏紧提供支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聚氨酯、石化业务相对可观的景气度可持续。根据公司规划,未来3-5年主要产能均有望翻倍,聚氨酯板块MDI.TDI、聚醚产能有望分别增至400、90、200万吨以上,石化板块乙烯产能、PDH产能均有望翻倍(福建园区)。在中上游--体化雏形已成的背景下,公司多领域布局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项目,积极探索可降解材料、锂电材料、半导体材料、膜材料、日用化学品、车用材料等新增长点,凭借公司可观的现金流保障、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优越的管理及执行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厚积薄发,逐步打开高成长新格局。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眉山5万吨磷酸铁及确酸铁锂项目环评公示,继续加码锂电材料。在主要业务景气度持续、成长性显著背景下,公司多领域布局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业,积极把握中上游一体化和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的成长新机遇。我们预计公司在可观的现金流支撑、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优越的管理及执行能力保障下行稳致远,并在碳中和、能源转型机遇下实现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弯道超车,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平台型化工新材料龙头。我们维持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1/277/326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7.36/8.83/10.39元,当前股价对应14/12/10倍PE。我们预计公司将成长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平台型化工新材料龙头,维持-年内目标价150元(对应2021年20倍PE),维持196元长期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标签: 14日 机构 强推 买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