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年内再融资规模达1547亿元

作为我国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的重点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被业内寄予厚望,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成为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

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借力资本市场成效如何?请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梳理的“知识点”。

粤港澳大湾区年内再融资规模达1547亿元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尤其是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更是着重强调: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自然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一关键平台。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9日,A股再融资规模达8827.46亿元。其中,增发募资规模6141.67亿元,配股规模474.14亿元,可转债募资2077.21亿元,优先股募资134.44亿元。而从区域分布上看,在A股累计8827.46亿元的再融资规模中,资金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剔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后,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九个珠三角城市)的共1547.26亿元,占比约为17.53%。具体来看,增发募资规模947.95亿元,配股规模138.66亿元,可转债募资441.95亿元,优先股募资18.7亿元。

在张立超看来,坐拥两大交易所的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了一大批科技公司以及创新企业。所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进一步借力资本市场不仅能充分发挥大湾区内重要金融中心的功能作用,还能够吸引更多世界各地风投基金、中介机构、创业企业进驻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增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吸引力,进而加快促进高端、开放、创新的生态大湾区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助力湾区创新企业拥抱资本市场,搭建湾区资本市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湾区科创金融生态形成,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已在广州南沙正式签约揭牌。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徐秀彬副局长表示,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在南沙的正式落地,将与广州市、区各部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科创板政策红利,进一步将广州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培育更多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作出应有贡献。

建设大湾区监管点题“深港通+”

11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当前,深交所正在研究探索在深港通互联互通中加入更多产品。不久前的10月23日,深港ETF互通正式开通。

与此同时,今年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依法有序设立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依法扩大合资券商业务范围。外汇管理部门会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试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跨境业务。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企业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澳融资、上市。

今年6月份,证监会依法核准摩根大通期货为我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注册地位于广州市。另外,外资控股券商中,汇丰前海证券注册地为深圳市。

对于探索在深港通互联互通中加入更多产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可以在基金、非成分股和衍生品等方面继续探索。”

近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在继续推进市场和产品开放方面,在现有沪深港通、QFII/RQFII、ETF互联互通等方式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渠道和方式。着力解决国际投资者有关顾虑,提高A股在国际指数中的纳入比例。研究完善沪伦通制度,使其覆盖欧洲主要资本市场。

在10月23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亦表示,继续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服务实体来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如进一步推进债券市场开放,继续分批次发放QDII额度,探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管理改革,稳步扩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和渠道整合,把现行管道式的、分市场的、区域性的开放模式逐步转向统一的制度规则性开放,提高跨境投融资交易的便利。

“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经济未来的转型方向是从先进制造国转型为先进服务提供国和创新驱动国。如果中国经济希望通过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方式来实现经济转型,必然要积极通过开放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来吸引外资,并同时获得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创新和优秀人才。”招商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刘亚欣表示。

政策支持险资投资大湾区科技企业创投基金

5月14日,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

11月6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各项金融创新的举措正在推进,并且持续落实。

11月8日,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十四五”期间将发挥扩大开放的试验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和引领创新的排头兵等重要作用。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大对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的支持力度。一是强化金融支撑,推动创新发展;二是扩大双向开放,促进融合发展;三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风险底线。

值得关注的是,在强化金融支撑、推动创新发展方面,黄洪提出,支持保险资金投资面向科技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不断拓宽大湾区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9月16日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中也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保险资金、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面向科技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方案》通过66条具体举措来系统梳理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持路径,既能够加速金融对外开放,在跨境业务中发挥充分作用,也能够鼓励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主动探索为实体产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式,体现出金融业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对于如何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共享信息、整合资金,综合运用投、贷、债、股等金融工具,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生态链金融等产融结合新模式,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发展,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针对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订单融资、投贷联动等产品予以支持。特别是应充分调动发挥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用,吸引国际投资资本流入,在人民币跨境贷款、债券融资和回流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通过开展跨市场、跨类别、跨地域合作,打造区域产融结合新高地。

标签: 粤港澳大湾区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