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后9年也不太平,因52亿收购案再吃罚单

这些年,光大证券到底发生了什么

MPS收购案爆雷,连锁反应还在继续。因信披违规,光大证券(601788.SH)再吃罚单。

3月1日,上交所发布对光大证券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对其在MPS案中存在的诸多信披违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因类似问题,光大证券在1月已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2016年5月,光大证券全资孙公司光大浸辉投资参与设立特殊目的载体浸鑫基金,募资52亿元收购英国体育传媒公司 MP&Silva Holding S.A.公司(即“MPS”)65%的股权。这场轰动市场的跨境并购案,最终惨淡收场。收购完成后,MPS逐步陷入经营危机,光大证券也因此深陷泥潭。

MPS跨境收购案爆雷至今,对光大证券的羁绊颇深,影响深远。2018年10月,MPS宣布破产。当年,光大证券对MPS风险项目计提了14亿元预计负债及1.21亿元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共计减少公司2018年度合并利润总额约15.21亿元,减少合并净利润约11.41亿元。光大证券当年净利润断崖下跌,行业排名跌至30名开外。

光大证券此前是头部券商,但在2016年便开始跌出券商前十行列,至今仍不复当年之勇。“2013年的‘乌龙指’事件,就已为光大证券的坠落埋下伏笔,暴露了它在风控、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一名券商资深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这些年,光大证券到底发生了什么?

MPS收购冲击波

此次处分决定书披露了光大证券信披“三宗罪”,具体包括重大合同披露不及时、重大诉讼事项进展披露不及时、重大交易披露不完整。上交所对光大证券和时任董事长兼总裁(代行董事会秘书)薛峰予以通报批评。

3月2日,光大证券回应称,将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监管函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利益。

2018年10月,MPS开始破产清算,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52亿元的并购款项血本无归。截至2021年年底,光大证券因MPS收购案已累计负债56.89亿元。

自此,光大证券承受着漫长的诉讼和巨额的风险敞口。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光大证券至今仍承受拖累。

2015年,光大证券尚凭借净利润76.47亿元跻身行业前十。2016年和2017年,光大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30.13亿元和30.17亿元,在行业排名分别为第十一、十二位。

2018年,光大证券净利润断崖下降96.57%,仅为1.03亿元,行业排名跌至第三十八位。2019年,光大证券也仅实现净利润5.68亿元,行业排名第三十三位。2020年,光大证券净利润有所提升,增至23.34亿元,业内排名第十五位,但仍未回归一线阵营。

光大证券2013年8月发生“乌龙指”事件,引发各界质疑。四个月后,薛峰升任光大证券总裁,可谓临危受命。“在严格的内控机制下,交易员的自营业务交易额度都有严格限定。出现高达数十亿元的错误交易指令而未获风控系统拦截,只能说明当时光大证券的内控机制几乎‘形同虚设’。”一家头部券商的资深交易员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MPS收购案对光大证券的冲击更为深远。

薛峰主政光大证券期间,还担任光大资本董事长,决定并批准MPS项目;又以光证金控董事长的身份,全程主导并推进收购事项。薛峰已在2019年4月辞去董事长职务。在他去职四个月后,光大证券首席风险官王勇离职。当年,执行总裁周健男、合规总监陈岚、副总裁熊国兵等人相继离开。他们中的多人是在光大证券任职多年的老将。陈岚早在2008年12月就已出任合规总监,熊国兵在2010年5月开始担任副总裁。

“王勇是做定量分析出身,主要应用在市场风险管理上,但MPS这个项目显然是出了信用风险、流程风险及内控问题。”一名曾在光大证券任职的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披露。

掉队早有迹象

薛峰履历丰富,有地市主政经验,也在央行、光大集团有任职经历。2012年6月,他已任职光大证券副总裁,两年后升任总裁,并在2016 年11月成为董事长。

承载变革使命的薛峰提出“二次创业”,并制定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却不想MPS收购事件成为折戟之战,未能带领光大证券在“乌龙指”事件后打出翻身仗。

在MPS收购事件的余波下,光大证券各项业务均受牵累,但在此之前也早有掉队迹象。

2020年研究所高管组团跳槽,对于光大证券而言,此番景象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光大证券高管集体跳槽一事就曾引发业内极大关注。

由此,光大证券研究业务开始出现下行趋势。而后,研究所人员流动愈发频繁,甚至8年更换5任所长。

梳理近年来的核心业务,光大证券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财富管理“独挑大梁”,并与自营业务两极分化。

2021年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据总营收的“半壁江山”,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光大证券的投行、自营、资管三块业务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投资交易业务亏损2346万元。

光大证券的投行、自营、资管业务接连出现问题。

2021年11月,光大证券投行“一把手”杜雄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因投行业务违规受罚,可追溯至2013年6月,彼时,光大证券就因保荐天丰节能项目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据当时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光大证券在核查天丰节能IPO申请材料以及进行财务自查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导致此前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财务核查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除罚没光大证券业务收入215万元,还处以430万元罚款,并对两位保荐代表人给予警告和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

更早前的2013年3月,光大证券的保荐代表人张曙华、王苏华,就因保荐项目康达新材2012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9.27%,被采取“3个月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的监管措施。随后的4月,光大证券香港分部因内部监控及监督缺失受到谴责并被罚款120万港元;同时,光大证券相关负责人也因监督及管理缺失,受到谴责并被罚款40万港元。

券商竞争日渐激烈。连遭重创的光大证券,能否早日重归一线券商之列,还面临诸多考验。

3月4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光大证券董办相关人士,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标签: 光大证券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