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 现代产业体系增添新动力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在严守功能底线的同时,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了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为北京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添了新动力。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重点领域任务取得新突破。

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严格执行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禁限目录在严守功能底线的同时,也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了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为北京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添了新动力。

北京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

北京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新校区如期投用;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累计疏解2200余张,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北京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连续四年、建筑规模连续三年减量,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的50.2%,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减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首都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深刻转型。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北京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有序推进“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建设,幼儿园项目竣工交付,中小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落实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工作的意见,对口帮扶雄安学校29所、医疗机构5所。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积极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创新资源在雄安新区布局发展,超千家在京企业机构在雄安注册,其中,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142家。京雄城际铁路运营满一年,京雄高速北京段加快建设,两地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北京配合国家出台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和任务、政策、项目三个清单。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正式迁入,首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约1.5万人。行政办公区二期10个地块全部实现开工,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投用。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60万人次,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

北京还积极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城市副中心集聚,北投集团、华夏银行等一批市属企业落户,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约1.6万家,张家湾设计小镇累计注册企业231家。

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北京研究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有序实施交通一体化项目,厂通路、姚家园路东延等4条跨界道路均已签订接线协议,厂通路实现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平谷线加快建设。

北京继续举办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2021年的推介洽谈会签约项目39个,意向投资额约247亿元,连续三年累计签约项目120余个,意向投资额达800亿元。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正式启动,推出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大运河北京段与廊坊段实现同步分段旅游通航。(完)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