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用光影艺术讲好法治故事


(资料图)

“预备,开拍!”随着导演一声令下,航拍器嗡的一声腾空而起,三脚架上的摄像机慢慢推进,话筒、灯光全部就位……这不是哪部大片的拍摄现场,而是垣曲县一户农家小院子里正在拍摄普法方言短剧。  热爱摄影、颇具艺术范儿的卢付合是总导演,他一会儿说戏,一会儿提示演员注意情绪。站在摄像机后面一丝不苟拍摄的是卢付合的妻子张瑞棉,她的头衔是摄像师。说起这两口子,那可是垣曲县里有名的“腕儿”。  11年前,退休后的两口子,告别了忙碌的生活节奏,突然不适应起来。“退休后大把时间干点啥?”“干点啥?正好新买了个DV摄像机,要不我们也拍拍短剧,记录一下美好生活?”夫妻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又自费购买摄像机、长杆话筒、电脑等设备。从此,“拍电影”成了老两口生活的一部分。  开始拍摄,卢付合才发现这是一件苦差事。不仅要拍摄、剪辑、配乐,还要找个好演员。“找到的演员普通话不标准,一个镜头往往要反复拍上好几遍,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既然拍出来是给身边人看,何不直接拍成方言剧?”演员的一句牢骚话,让短剧确定了风格。2012年2月,卢付合将拍摄制作的第一部垣曲方言剧《就在这里吃》上传到网络。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一天时间,这部仅有4分多钟的作品点播率就达2000人次。  网友的纷纷点赞转载和如潮好评让两口子喜出望外,几部微电影拍下来,不仅让卢付合过足了电影瘾,还收获了很多粉丝。垣曲县司法局原局长张则忠就是方言短剧的忠实观众,一次收看节目时,他突然想到,“如果能用光影讲法治故事,肯定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于是张则忠找到了卢付合夫妇,3个人商量后,当下决定用垣曲方言剧的形式来进行普法宣传。  2013年3月,近20分钟的法治微电影《一把铁锨》破茧而出,搅活了县城普法宣传“一池春水”。尽管卢付合拍摄的普法方言剧,没有惊险的爆破场景、没有炫彩的视觉特技,但是源于日常的生活味、朴实劲、真切感,犹如绵绵细雨落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大家在欢笑声中,潜移默化受到了法治熏陶。  卢付合夫妇俩趁热打铁,一年时间连发了9部普法方言剧。走在街上,越来越多的人能认出他们来,经常有不认识的人给他们打电话“要求加入剧组”。  普法短剧火起来之后,垣曲县政府也发出倡议,号召全县各局都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方言剧宣传。县文联、作协等单位,专门抽调精干力量,定期创作剧本。“如果说,一部短剧能让人记住一个领域的关键法律知识,那几百部呢!”  “拍摄方言普法剧不仅上了电视,成了‘明星’,还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以前就不懂,原来捡到东西不还,也是犯法。”演员车参军在参与《拾来的官司》后,颇有感触地说。在垣曲,越来越多的人和车参军一样通过参与、观看方言普法剧,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11年间,卢付合夫妇的普法短剧摄制组已摄制146部方言普法剧,涉及土地、林业、劳动、税务、环保领域等20多部法律。  拍一部剧、释一部法、解一个惑、育一群人。如今,卢付合老两口已过古稀之年,但他们在拍剧释法的路上没有停歇,前不久还购置了一架无人机相机,准备着大干一场,“我们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让普法宣传‘有魂’‘有料’‘有根’,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

本报记者周明飞

标签: 法治故事 拍摄现场 古稀之年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