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被美联储降息带节奏?中国政策利率之前已下调

美联储意外紧急降息50bp(基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搅动了全球央行的一池春水。紧随其后,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50bp。不少市场人士预计,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也开始考虑降息,英国央行加入降息大军的可能性在加大。中国央行是否跟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尽管过去一周,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生剧烈波动,但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得较为平稳。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正是得益于中国央行在疫情暴发之初就已经积极采取了行动,因此也降低了跟进降息的必要性。

光大固收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跟随降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为中国的政策利率已经于2月降低了。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短期内不会立即跟进。我国货币政策依据国内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就业状况决定,并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的沟通和协调。1月下旬以来,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接下来,将在发挥好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进一步释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引导贷款实际利率明显降低,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但也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才是降低整个银行负债成本的关键。美联储的意外降息的确让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中信固收认为,考虑到这次降息的突发性,参考2008年全球央行联手稳定市场的经验,国内央行也可能选择及时跟进。3月份国内央行大概率继续降息。

中国政策利率之前已下调

“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国暴发,中国央行最早作出反应,因此,不存在这次美联储降息之后,我们是否跟进的讨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

温彬也认为,短期之内中国央行可能暂时不会同步跟进。“过去两三年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是相对比较独立,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而定,美联储无论加息还是减息,国内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同步的调整。但确实也要看到在全球重启宽松的背景下,这给下一阶段中国国内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也提供了空间。”温彬认为。

光大固收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跟随降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为中国的政策利率已经于2月降低了。

疫情春节期间在中国暴发,2月3日春节过后一开市,央行就及时作出了一系列反应,通过注入流动性呵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布局结构性的信贷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2月3日和4日累计开展1.7万亿元短期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对于维护节后开市初期市场流动性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先后均下降10个基点,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0个和5个基点,带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

目前,从金融市场来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运行在2.2%左右。股票市场已收复节后跌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附近双向波动。

另一方面,央行通过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等这类机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不过,美联储的意外降息的确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中信固收认为,3月份国内央行大概率继续降息。考虑到这次降息的突发性,参考2008年全球央行联手稳定市场的经验,国内央行也可能选择及时跟进。

降低基准利率:何时为适时?

存款基准利率到底有没有必要降,是否合适降?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这一表态引起了近期市场上关于“降息将至”的一些猜测。

我国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已经没有调整过存款基准利率。当前货币政策重心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主要是通过利率市场化方式在进行。温彬认为,LPR新机制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结构上、效应上看还是有些钝化,因为MLF利率不可能频繁变动,而且MLF利率变动更多是传递货币政策意图,对于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作用有限。另外银行资金成本由于负债端居高不下,也制约了LPR的下行。银行负债60%以上是居民和企业的存款,所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才是降低整个银行负债成本的关键。

“降低存款利率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不能认为降低存款利率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倒退,反而央行对于存款基准利率的锚定,仍然是货币政策的核心要素和应有之义。”温彬表示。

至于什么时候降才是所谓适当的时机?

中国的货币政策既要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做出平衡,同时要兼顾“稳杠杆”。据统计局2月10日发布数据,今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以来,CPI的同比涨幅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不少机构预测,2月CPI的同比涨幅仍会高位运行。

鲁政委强调,当前疫情之下,很多行业和领域并没有完全复工,社会正常的流动性也没有完全恢复,此时降息可能会成为其他商品价格显著上涨的助推器。因此,降息的节奏要和复工的节奏相配合。

光大固收认为,在当前的价格环境下,如果频繁降低公开市场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则会给通胀预期的管理带来压力。此外,按照央行有关规定,2020年3月1日起,将原贷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此外也可将贷款转换为固定利率)。新形成的贷款利率会受到降息预期的影响:降息预期越高,LPR之上的加点幅度就越大。在新的贷款利率转化阶段,应避免频繁降息形成过于强烈的降息预期,令LPR改革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打折扣。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目前,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一方面,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201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4%,较前值(2019年三季度末为1.8%)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短期内物价因素也会对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形成掣肘。

“货币政策应更侧重于综合运用各项政策工具(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等)和结构性手段(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更多运用市场化方式满足企业复工复产的流动性需求。”盛松成在署名文章中提到。

标签: 美联储降息 中国央行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