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弃购、券商含泪包销……新股破发重压下,机构的求生之道在哪里?
破发、弃购、包销、券商赔本吆喝等字眼频繁出现在了新股的身上,过往被视为中彩票般幸运的打新,变成了如今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4月19日,号称L2级辅助驾驶龙头经纬恒润上市,它也难逃首日破发的命运,最终收报100.01元/股,跌幅为17.35%,而发行价高达121元/股。
4月17日,发行价格高达230元/股的纳芯微创下了三项新纪录: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万股,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量比例13.38%,而此前弃购比例最高的中国交建,弃购比例为11.05%投资者弃购金额达到了7.78亿元;同时,这个金额也超过了此前中国移动保持的弃购金额7.75亿元的记录,也创出了券商主承销商包销金额新记录。
“纳芯微的发行结果出来后,我们都很惊讶。网上投资者中近4成的都选择了放弃。去年9月份新股询价制度出来后,我们就开始对新股破发进保持高度关注,通过对历史打新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公司内部对新股申购的原则进行了调整。现在我们打新更注重对新股的研究能力,碰到质地比较好的,也比较关注,不过这类股票发行价格通常会偏贵。”某中型私募基金投资人士表示。
该私募基金投资人士坦言:“一般市盈率超过40倍的新股,我们基本上就不碰了。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我们目前参与打新的也比较少。主要是在打新策略上,我们更多的还是选择上市首日卖出的原则。”
新股接连破发,参与打新的机构显然面临并不算小的压力,而作为余股包销的券商也不得不掏出真金白银。也许偶尔包销一两只新股并不是大事,但要应付对不断被弃购的新股,券商自身又能掏出多少钱来呢?
新股破发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今年A股新上市股票99只,跌破发行价的个股为57只,破发率达57%。其中,科创板股票破发23只。与此同时,上述99只新股中,有90只遭到网上投资者弃购,其中20家弃购比例在1%以上,占比为22%。
A股跌跌不休、新股发行市盈率偏高等众多因素均被视作是新股破发的原因。
专注打新的雷根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整体下跌,带动股票估值中枢下降;上市时对比申购时市场估值下降较多;同期新股发行市盈率相较同行业市盈率较高;市场资金不充裕……各种原因叠加造成近期新股破发较多。
在对过往数据统计时,雷根基金发现以新股申购日为时间轴逐月统计注册制新股(剔除未盈利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市盈率的差距可见,2月份53.33%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而在1月份和去年12月,分别仅有约21%、27%的新股定价比二级市场同行业公司“便宜”。对应上市首日表现,在2月申购的新股中,仅有1只破发,且该股票的发行市盈率也是当月最高的,达108.4倍,远超39.11倍的行业估值,二者差额亦为当月之最。再看1月份,4只发行定价估值低于行业均值的新股在上市首日无一破发。去年12月的情况则是,有8只新股定价比同行业公司“便宜”,其中仅2只首日破发,且另有5只新股的首日涨幅在90%以上。当注册制新股的定价与二级市场行业估值相比留有一定“空间”时,则该新股上市后大概率不会破发,且可能还会有较好表现。
“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定价,新股破发肯定会有这么个过程,新股定价也是市场交易出来的。现在市场赚钱效应比较差,A股调整不断,从申购到上市几天市场就有很大的变化,加上现在定价确实市场化,破发的公司数量就多了起来。不过,这也有去年新股询价制度改革的原因。”某中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告诉记者。
在不少投资人士看来,之前非市场化定价实际上是拿实体企业的一些收益来补贴二级市场,也就是二级市场以低价拿走一部分股权,其合理性是存在疑问的,之前也备受诟病。
该基金公司投研人士指出,目前报价方面,通常的做法是对标二级市场类似的行业,比如已上市同类行业市盈率都是50倍,新股发行定价也就是48或49倍,稍微低一点。市场化定价后,一、二级市场之间差价不大,结果发现同行业个股股价狂跌,然后新股上市就破发了。
沪上某公募基金研究人士指出,整体看来,一方面近期A股市场受到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波动较大,在风险偏好下行阶段,投资者参与新股投资的热情也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去年9月份的询价新规发布后,新股发行市盈率较新规前显著提高,较高的发行估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破发风险。
例如,本次刷新三项纪录的纳芯微发行市盈率为107.48倍,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也只有50倍左右。
接受采访的不少公、私募基金投研人士均表示,询价新规发布后,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有所提高。
去年9月18日,新股“询价新规”发布。“询价新规”将询价时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此前的“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
坊间也有观点认为,新股询价制度后,在市场化的调节之下,新股定价提高带来了募资总额的上升,打新账户数减少、入围率下降带来了中签率的提升。机构入围难度的增加,也让机构在报价上态度发生变化,更偏向报高价,从而增加自身入围的可能型。
雷根基金认为,报价是一个市场博弈的过程,本质是为了打新获利。报价折价多,上市后安全边际更高,但不容易入围,整体打新收益不高。因此更多取决于机构对于报价新股所在行业未来半个月的行情判断,如果判断行情会好,机构就可以适当提升一些报价中枢,因为相对半月后的市场,报价还是有获利空间。这一类型的高价,其实是按照未来PE估值来定价,并不能算作非理性的高价。相反,如果对未来行情不乐观,即使按现在PE估值来定价,其实也是一种报高价的行为。
前述私募基金人士认为,高价是相对于合理价格而言的,如果新股的发行估值较其合理估值超出较多,就可以认为是报高价。现阶段在新股的实际报价过程中,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基本面较好的部分标的,可能会存在报价相对偏高的情况。
以今年2022年4月9日登陆科创板的普源精电为例,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普源精电净利润分别为-2716.64万元、-389.77万元,但其发行价为60.88元/股。Wind数据显示,共有8178个账户参与了普源精电打新,报价最高的东证期货旗下两个配售对象的报价达到了103元,进而被剔除。另外,54个配售对象的报价在100元/股之上。截至4月19日,在经历了上市前两个交易日急跌40%后,普源精电的股价重回43元之上,相对发行价的跌幅仍然超过了30%。如果以4月19日的开盘价作为基准,询价阶段就有7264个配售对象报价超越这个价格,占比达到了88.82%。
现在有不少观点认为,之所以科创板、创业板新股破发率较高,是因为不少新股的定价偏高。那么在注册制新股IPO定价过程中,券商通常有多大的话语权?
据业内人士观察,事实上,自从注册制落地以来,IPO发行市场就已经从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现在投行话语权不是很大,目前主要是买方市场,买方有主导权,投行只能努力推销,希望能发好点的价格。”王骥跃向记者表示。
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同样表示:“在新股定价上,投行缺乏话语权,基本上都是根据机构询价的情况定的,但有一定的规则。”
不过相比核准制时代的23倍发行市盈率红线,注册制时代发行定价的放开也考验着投行的定价能力。
对于在新股定价过程中券商起到的作用,上述投行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发行都在资本市场部,科创板询价规则规定得比较细,主要还是由机构报价来确定价格,但承销商有引导。承销商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投价报告等途径上。”
“新股定价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不是由卖家单方面决定的。投行有动力去推销,但也得买家接受才行。买家会参考卖家的报价,再研究卖家挖掘的投资价值,参考市场和行业的价格报出价格。”王骥跃向记者指出。
但他表示:“如果投行报价长期不靠谱,那买家就不会去看投行的报价了。投行的定价能力,并不是定得越高越好,而是要让市场充分认识到公司价值,给出公司的合理价值,不亏待公司,也不让市场吃亏。”
在王骥跃看来,最近新股破发频繁,其实与部分新股的定价不合理存在关联。
据Choice数据,今年3月以来总共有19只科创板新股上市,其中有13只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占比达68.4%。在去年12月以来那些亏损上市的科创板新股(带U的科创板新股)中,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更是高达91%。
王骥跃指出,最近新股的这轮破发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新股的定价不合理,“(定价)最不靠谱的就是还没盈利的公司,扣掉这些带U的公司,其实挺正常的。”
对于带U的科创板新股近阶段大面积破发的原因,他表示:“A股上市的没盈利的公司并不多,市场经验不足,而且这类公司本身定价的争议也比较大。”
例如,最近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海创药业-U在公告中披露,此次上市的定价依据是市研率,A股市场中海创药业-U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静态市研率为36.78倍。相比之下,海创药业-U本次发行价格42.92元/股,按照2020年研发费用计算,对应的发行后市研率仅为9.91倍,大幅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静态市研率。但尽管如此,海创药业-U在上市首日仍大幅破发近30%。
同样以市研率定价的科创板新股还包括首药控股-U、迈威生物-U、亚虹医药-U、百济神州-U、迪哲医药-U,而这些新股上市首日无一例外全都破发,且目前均处于深度破发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股都来自于医药生物行业。
对此,王骥跃表示:“这说明市场并没认可市研率这套估值方法。所谓市研率,其实是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在财务模型上是没有的。”
此外,以市销率定价的亏损新股近期表现也不容乐观,其中唯捷创芯-U、普源精电-U、翱捷科技-U上市首日跌幅均超过了30%。
除了上述亏损上市的新股之外,这轮破发潮也开始向一些定价看起来并不算高的新股蔓延。4月15日上市的新股安达智能首日下跌超20%,该股的发行市盈率为39.6倍,略高于36.1倍的行业市盈率。 “新股破发也受市场情绪因素影响的,尤其是大盘下跌的时候。从定价到上市,指数都跌了不少。”王骥跃告诉记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券商作为承销商和跟投机构,已经在余股包销和科创板跟投上面暴露出了风险。
4月12日晚间,科创板新股经纬恒润发布的发行结果公告显示,网上投资者最终的弃购金额高达3.95亿元。
经纬恒润此次发行,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达326.1万股,占到网上发行数量的33.7%,也就是说有多达1/3的散户在中签后最终选择了“用脚投票”。而这似乎已经不能用经纬恒润的发行价过高(发行价为121元/股)、个人投资者无力支付来解释了。去年12月,“史上最贵新股”禾迈股份(655.450,-5.87,-0.89%)发行结果出炉,虽然该公司的发行价高达557.8元/股,但最终只有不到20%的网上投资者选择弃购。
根据既定安排,经纬恒润网上投资者弃购的股票全部由2家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华兴证券负责兜底包销,而2家主承销商在这单项目上获得的承销保荐费仅为1.04亿元。
如果说“财大气粗”的中信证券可以不在乎个别项目包销带来的亏损,但对华兴证券而言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据统计,自2019年注册制落地以来,华兴证券担任主承销券商的IPO项目只有三个,所获得的承销保荐费用不足2亿元。
在采访中,某投行业务领先的券商华东投行部门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及了最近主承销商暴露出的包销风险:“最近经纬恒润的包销金额都接近4个亿了,跌20%就把承销费跌没了。”
“对于余股包销,我们公司一般要求在新股上市后一个月内要处置掉。”他表示。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经纬恒润可以算发行失败了,不过规则上还是认为发行是成功的,“注册制新股网下发行比例较高,根据现行规则,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发行失败的情况。所以,其实考虑可以改改规则了。”
现有的新股发行规则是,网下和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合计不足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时,将中止发行。王骥跃向记者表示:“可以考虑改成,网上投资者弃购比例达30%以上就算发行失败。”
相比不可控的包销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跟投的风险相对可控。王骥跃指出:“跟投的比例还是有限的,一般比承销费的比例低,又不会全亏损掉,所以影响不大。”
在新股频频破发的背景之下,券商作为主承销商和跟投机构已经感受到了相关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券商会有什么应对措施?比如,是否会建议客户延期发行呢?
在采访中,多位投行人士表示,即使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延迟发行仍然不是优先考虑的选项。
上述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指出:“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不太愿意延期发行,因为夜长梦多。”
就目前形势下券商的应对措施,上述投行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还是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管理发行人的预期,引导一个更合理的报价吧。”
“我们之前发了批文就要马上发的,而且通常也不想延期发,担心各种的不确定性。”他进一步指出。
王骥跃则坦言:“对于投行来说,推迟发行的意义不大。能早点上市还是早点,落袋为安。”
如果说不推迟发行符合发行人和券商的共同利益的话,那么在当前新股频频破发的背景之下,在新股发行利益的内部分配上,券商内部的投行部门和跟投子公司之间又是否会出现矛盾呢?
对此,上述券商华东投行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券商内部一般没有这样问题,投行和直投子公司是一体的。就跟投而言,我们直投子公司就是投行的通道。主要矛盾还是询价机构、发行人和投行之间的博弈。”
上述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则认为,科创板券商跟投的股票有2年锁定期,所以首日当天破发的影响不大。
回顾历史,破发和弃购的出现都是市场处于极度低迷阶段,一般接下去的新股发行速度会降缓,报价中枢也会相应下移,市场会重新找到新的动态平衡点。
在前述私募基金投研人士看来,新股破发不是太大的事情。一方面,破发可以倒逼发行环节重视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优质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新股套利的弱化也让资金更加理性,提升上市公司的定价效率。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新华能源日报】工信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
【每日机构分析】澳储行或开启加息周期
【商品日报】沪镍六连阳 双焦铁矿盘中跳水收盘跌超3%
排行
- 电能股份控股股东重庆声光电质押180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8053%
- 亿嘉和控股股东朱付云质押40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93%
- 美年健康实际控制人上海维途质押7739.5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
- 新天药业控股股东新天生物质押8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51%
- 天宇股份控股股东屠勇军质押70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01%
- 提供有力基础支撑!中国铁塔推共享模式 争分夺秒保障5G建设
- 特高压板块集体霸屏!国家电网千亿元特高压项目已开工 特高...
- 捷强装备股东乔顺昌减持76.79万股 价格区间为65.11-66.94元/股
- 晨化股份4名股东合计减持147.17万股 价格区间为19.97-22.15元/股
- 西藏旅游股东国风集团减持453.92万股 价格区间为9.35-10.47元/股
精彩推送
- 2022粮油调味干货消费呈八大趋势:膳食趋向低卡低糖 零卡糖...
- 销售防疫用品哄抬价格 上海恒翌医疗器械被立案调查
- 上海海王星辰一分店发布岡本避孕套宣传内容涉“诱导性医疗器...
- 3.5万股东惊心动魄!翻倍妖股5连板后连续上演2个“地天板”,...
- 郑州一房地产项目广告称“放心购房 仅此央企”惹争议
- 投资者弃购、券商含泪包销……新股破发重压下,机构的求生之...
- 王思聪微博被禁言!此前曾“手撕”连花清瘟
- 上海恒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涉嫌哄抬“防疫用品”价格 被立案调查
- 百丽国际卷土重来冲刺港股IPO!是彰显转型成果,还是大股东欲...
- 大中矿业旗下铁矿发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 目前停产整改力争3月内复产
- 酒钢宏兴懵了?首季净利降98%,公告年份出错
- *ST实达被罚独董为多家A股公司审计年报,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
- 知网: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协议签署
- 会员追剧也要“砍一刀”?优酷回应
- 以岭药业龙虎榜:机构净卖出3.05亿元
- 劲嘉股份龙虎榜:机构净卖出1.35亿元
- 自如平台合租反映“螺蛳粉” 室友感觉“在告状”
- 涉嫌传销!微商女王张庭商业帝国震荡:96套房产被查封,价值17亿
- 地下车位未验收却先交付 万达悦享同心湾业主拍视频“取证”
- 兴业矿业收监管函 向合营企业提供借款未按规定信披
- 陌陌更名挚文后首份年报:营收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探探拖后腿?
- T3出行网约车司机想退车 租赁公司一查验维修要六万?
- 怡宝拟赴港IPO:联姻11年,上市前二股东火速退出,与农夫山泉...
- 都市医药石岩分店违法被罚 违反药品分类摆放规定
- 杭州男子房屋漏水3年修20多次 保利物业称不清楚情况
- 乘网约车6公里扣费116元 曹操出行司机加了100元精神损失费?
- 亿纬锂能跌3.59% 中银证券招商证券在其高位唱多
- 花4200元在杭州奥美医美做脖子去皱 出现红肿能否退款?
- 小米空调“买一送一”付款后赠品变安装服务 平台解释称“搞...
- 知网回应“因千万续订费被中科院停用”:将继续提供正常服务...
- 爱康科技年报收问询函 营收持续下滑扣非净利连亏3年
- 张庭夫妇公司名下96套房产被爆已查封,价值约为17亿元
- 长城宽带未到期就断网退出 剩余网费还能退吗?
- 知乎回港二次上市 徐新、李开复等折价50%都要卖 早期投资者...
- 【新华能源日报】工信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
- 海伦哲发布或被退市风险警示,股价近20CM跌停
- 风暴眼|高瓴减持、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良品铺子“高端零食”...
- 欧派家居跌3.19% 中信证券西部证券在其股价高位喊买
- 泡泡玛特成立上海零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福建通报13批次不合格农产品 永辉超市万达广场等登榜
- 【每日机构分析】澳储行或开启加息周期
- 破发股百诚医药跌4.2% 超募12亿去年营收3.7亿
- 业绩预告由盈利1亿元下调为亏损45亿元,荣盛发展收关注函
- 立讯精密跌3.36% 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在其去年高点唱多
- 华致酒行2022年一季度营收增长51.03%,应收账款增长近一倍
- 新纶新材控股股东因虚假陈述被追究刑责助力股民索赔
- 破发股安达智能跌6.3%创新低 IPO募12亿净现比振幅大
- 破发股华兰疫苗跌4.5% IPO募23亿年报首秀业绩降
- 润和软件年报收深交所问询函 应收账款11亿商誉9.7亿
- 联盛化学龙虎榜:机构净卖出1306万元
- 共青城新涌泉投资等收警示函 减持中简科技信披违规
- 腾讯退股智能题库产品“易题库”
- 泛海控股被“自家人”民生信托讨债22亿元本金及违约金
- 风暴眼|面对800万会员 “认养一头牛”的故事讲不下去了
- 普思资本董事长王思聪微博被禁言:因违反法律法规
- 知网正式回应“被中科院停用”:将继续提供正常服务
- 破发股光庭信息跌4.2% 超募11亿元去年扣非净利降
- 圆心科技二度递表港交所:三年累亏13.21亿,毛利率创三年新低...
- 宁波建工一季度合同金额同比减少21%,董事高位减持
- 破发股荣昌生物跌3.8%创新低 IPO募26亿近4年有3年亏
- 岡本避孕套宣传内容涉嫌诱导?上海海王星辰一药房被罚3.1万
- 经纬恒润上市首日破发17%,中信证券浮亏近8000万,股民中一签亏1万
- 常州三毛纺织集团等收警示函 减持中简科技信披违规
- 生物医药板块跌0.52% 华润双鹤涨10%居首
- 【商品日报】沪镍六连阳 双焦铁矿盘中跳水收盘跌超3%
- 联盛化学上市首日涨31% 去年净利降9%预计一季度仍降
- 原董事长干预生产经营?海欣食品收关注函 公司净利亏3443万元
- 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超10%,晋商银行的至暗时刻
- 经纬恒润上市首日破发跌17% IPO募资36亿预计首季亏损
- 证券板块跌0.48% 华林证券涨2.9%居首
- 锂电池板块涨0.3% 启迪环境涨10%居首
- 科前生物一季度营收降36%净利降46% 股价今跌8.5%
- 半导体板块跌1.72% 有研新材涨4.39%居首
- 碳中和板块涨0.84% 启迪环境涨10.00%居首
- 青鸟消防拟定增募资不超22亿元 股价跌1.8%
- 洁美科技拟向实控人定增募资不超5亿补流 股价跌0.58%
- 济南:“圆通”寄快递对方收到空盒子 物品不翼而飞?
- 万达旗下衡阳酃湖书院项目停工数月被投诉 开发商表示将承担...
-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涨0.67% 三全食品涨10.01%居首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涨4.16% 蓝焰控股涨10.01%居首
- 房地产开发板块涨0.88% 光大嘉宝涨10.08%居首
- 银行板块涨0.53% 长沙银行涨2.34%居首
- 科技股业绩鸣锣揭幕!上回刚遭遇“财报雪崩”的奈飞有何看点?
- 元宇宙板块涨1.56% 美盛文化、天地在线涨10%居首
- 白酒概念板块跌0.61% 皇台酒业涨5.75%居首
- 索菲亚调整中山保富业绩承诺期遭质疑,“踩雷”恒大计提9亿资...
- 网络游戏板块涨1.57% 大晟文化涨10.08%居首
- 揭秘九价HPV疫苗灰色中介生意经:医院缺苗 “黄牛”却能代约
- 碧桂园创投退出蒙娜丽莎
- 中交地产12个涨停背后:或被“游资大佬”选中
- 破发股瑞松科技上市净利连降两年 IPO募资4.6亿元
- 破发股兆威机电业绩连降两年 IPO募20亿招商证券保荐
- 千亿房企股价大挫八成!毛利率净利率走低,正荣地产危局何解?
- 破发股罗普特上市首年扣非净利降6成 IPO募资9亿元
- 金字火腿2022年一季度净利降6成,营收连续四季度下滑,违规信...
- 【全力以赴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这场硬仗】灵石:抓好森林防火...
- 回购刚1年就减持,步步高炒起了自家股票
- 国美员工殴打美的员工,美的系全品类撤出国美济南分部,国美...
- 众信旅游延续亏损局面,高管陆续离职,董事长只领5万年薪
- 兰州黄河主业下降明显,靠投资勉强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