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天天日报丨让农民在家门口鼓起腰包


(相关资料图)

处暑过后,夏日的炎热渐渐退去,可是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纸方头村的田泰合作社内却依然热火朝天:一排排崭新的饲料机正在流水作业,一片片柠条和秸秆在空地晾晒,车间棚、晾晒棚、除草棚,一应俱全。工人们忙进忙出,很是热闹。  “我们目前共有40多名工人,很多都是附近的村民,合作社的建立既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又防止了重点人群返贫。”合作社负责人董二文介绍道。  田泰合作社是由3个分别从事养殖、种植、饲料生产方面的小合作社合并而来。彼时的3家合作社虽然也在各自的领域内经营得小有起色,但是因为产业单一,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后来在乡里的统筹指导下,各家协商后一致同意合并,通过产业互补,集中力量办大事。  张家场乡以种植玉米为主,丰收季节过后,田里满地都是秸秆,既不能焚烧又不好清理,给来年村民播种带来了巨大麻烦。而为了防风固沙,乡里又大面积种植柠条这种没有额外经济价值的植物。合作社成立后,首先就对如何利用这些“废料”开展了谋划。  如今,通过大面积的流转土地,该合作社将柠条和秸秆作为饲料原料,通过合作社饲料厂加工,变废为宝。该方式既解决了合作社创收问题,又解决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是左云县高效整合利用农村资源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动体现。  在高效利用农村耕地方面,云兴镇潘村也有自己的“门道”。  潘村共有耕地7000余亩,为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今年3月,潘村成立了云兴镇第一家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的村集体企业——左云县正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购买农业机械帮助村民耕种,并且大面积承包村民耕地,来集中村里的土地资源。  该公司得到了左云县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在政策的扶持下购买了3台耕种机和一台收割机。合作社耕地、播种、收割的一条龙服务大大地便利了村民。村民安贵生说:“有了机器的帮助,以前需要足足半天的工作,现在半个小时就解决了,还只收一点燃油费,比直接承包给外人强多了。”  “下一步,全村7000多亩耕地将在公司的规划下科学种植,统一管理,预计未来能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潘正智介绍道。  2021年以来,左云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由之前的31个增加到现在的73个。今年,该县更是拿出2000万元专项用于奖补扶持,通过“三个一批”因村施策推进。目前,累计带动2000多人就业,农村在项目支撑下强了起来,农民在家门口腰包鼓了起来。

赵志成 郭灏

标签: 集体经济 张家场乡 预计未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