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世界热文:党建引领“家底”丰厚


【资料图】

今年以来,昔阳县大寨镇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资源分布不平衡等痛点难点,以党建引领,因村施策深挖潜力优势,探索出“主体合作、共享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村村合作,资金联用。大寨镇打破行政化思维限制,将48个行政村按照资源禀赋、资金状况等分为三类,按照“强村带弱村,牵手共致富”的思路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杜庄村千头肉牛养殖基地采取“社会资本+扶持资金+土地入股”运行模式,将蒙山村、上元村、上梁家山村、红联村45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吸纳入股,化解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问题。  村企合作,资源联营。大寨镇土地资源有限,是典型的工贸旅游乡镇。通过探索“村+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村级土地、闲置资金再流转。乔闫沟农牧专业合作社由昔阳厚基伟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毕家岭村、阳坡村共同组建,以优质核桃树及各类树苗的种植和销售为主,开垦荒地,绿化荒坡,种植金银花、云杉、松树等121万株,既调动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村校合作,技术联享。大寨镇耕地总面积4.9万余亩,其中三分之二种植玉米,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量,大寨镇推动村校合作,在狼窝掌确定160余亩小杂粮试验田,以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为依托,组织杂粮科技人员开展谷子、高粱、燕麦、荞麦、藜麦、食用豆等作物的科研实践,让“特”“优”杂粮成为品牌。  “我们发挥党组织与群众共同发展致富的利益联结这一关键,研究细化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具体举措。”大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工业链条带动型、企业配套服务型、产业扶持联结型、文旅融合互补型、龙头企业共建型、资产资源整合型6种壮大集体经济路径,大寨镇谋划了9个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提高了党建促发展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本报记者杨文俊

标签: 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 梁家山村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