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重点聚焦!乡村生活美如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群山如黛、梯田如织、荞麦花开,初秋时节的大夫岩村美如画卷。9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和顺县平松乡大夫岩村,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处处呈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喜人景象。

幸福溢满小山村

大夫岩村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子,平均海拔1300多米,常住人口不足200人,以种植荞麦、火麻、玉米和养殖牛羊为主。2021年,村民平均收入1.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22.3万元。  大夫岩村村子不大,村民的幸福指数却不低。金秋时节,记者在该村看到,小山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云雾环绕,好似云上人家。进村的水泥路平坦整洁,路旁的庄稼丰收在望,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修葺一新的护村坝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同时也兼做村里的彩绘文化墙,党建文化、村规民约、传统文化等内容丰富。  同行的县委宣传部干部告诉记者,大夫岩村党员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等一应俱全,光伏发电、农产品加工、荞麦火麻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兴旺,村民和睦、生活幸福,是和顺县有名的文明村。  很难想象,这么美丽的小山村几年前竟还是一个“无水少电破烂不堪”的贫困村。“石厚土薄、山高风猛,山上不缺狼虫虎豹,种下庄稼都让山害吃了。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土地条条块块,看不见一块完整的……”村民的顺口溜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模样。与如今的好日子形成鲜明对比,令村民们都忍不住感慨。  “脱贫攻坚后,群众吃穿不愁了,如何让村子更美一点、居住环境更好一些,就成了村‘两委’重点考虑的事。”村干部李海元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大夫岩村开始重点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投资7万余元完成了全村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  如今,村内主街道和“大夫”主题公园150余棵云杉树绿意葱茏,老人和小孩在小公园尽情玩乐。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和各式彩灯流光溢彩,幸福溢满整个山村。

脱贫致富带头人

“种火麻赚了钱,日子也变好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呀!”大夫岩村60多岁的脱贫户李忠厚一边锄草,一边笑眯眯地说。近年来,大夫岩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在各级各部门帮助下,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干群一心、攻坚克难,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兰凌说:“大夫岩村的巨变,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我们的老支书。”村民师海来还特意在村里立碑,称赞老支书“敬业奉献,忠于党忠于人民”。  村民们说的老支书就是大夫岩村党支部书记刘彦珍。他1954年出生于大夫岩村,曾任和顺县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2002年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年来兢兢业业,带领村民将一个“无水少电破烂不堪”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如今,刘彦珍老骥伏枥、热情不减,积极发展养殖种植、开办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创建荞麦小镇,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干事创业。  说起老支书刘彦珍,村民们都赞不绝口。“2003年修护村坝是他为村里干的第一件大事。”村民蓝青山清楚地记得,没修护村坝前,村里的道路房屋常常因为下暴雨坍塌,有村民甚至还因此摔伤致死。蓝青山说:“修护村坝是大工程,当时村里没钱,刘书记就自掏腰包、多方筹资,带领大家干。”后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大夫岩村修起了1000多米结实耐用的护村坝。坝修好了,村民们居住和出行安全都有了保障。  接着,刘彦珍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修路、修蓄水池、引自来水、安光伏发电、平整土地、发展养牛和火麻种植、创办杂粮加工合作社等,依托这些项目,大夫岩村一步步实现了脱贫致富、产业振兴。  据说,因为部分村民观念陈旧,这些富村利民的举措,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响应,刘彦珍就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先干。“等群众看到实际效益了,自然就会跟着干。”他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工作秘诀。”  有力的产业举措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让大夫岩村在2018年年底提前摘帽,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

乡村振兴新举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后如何衔接乡村振兴,让大夫岩村的发展更进一步,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幸福?大夫岩村的干部群众经过认真谋划,果断瞄准了当地最具优势的荞麦资源,规划建设万亩荞麦小镇。  据了解,大夫岩村所在的平松乡属高海拔丘陵地区,气候干旱阴凉少雨,特别适合荞麦等杂粮种植。近年来,大夫岩村已初步发展荞麦种植近500亩,还创办了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厂。  记者看到,该村投资190多万元建起的和顺县农耕绿农产品加工厂,不仅可以烤制香脆可口的杂粮压饼,还能生产包装各种杂粮米面,打造富硒荞麦功能性食品等。另外,村民种植的荞麦、大豆等杂粮可就地实现加工销售,收入也大幅提升,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目前,大夫岩村的杂粮产品已远销太原、石家庄等地,该村将进一步扩大荞麦种植,发展相关产业。  “我们要把握机遇,大力发展荞麦小杂粮种植加工。”刘彦珍说,“大夫岩村将按照县乡‘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在现有种植加工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把周边村子都带动起来,建成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康养休闲为一体的万亩荞麦小镇,举办荞麦摄影节、文化节,开发荞麦枕等康养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既然是村干部,就要带领全村群众过上好光景,这是我的责任!”刘彦珍坚定地表示,只要扎扎实实把荞麦产业做好,大夫岩村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本报记者裴云锋

标签: 结实耐用 进一步扩大 村党支部书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