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每日动态!数读科创板三周年:运行总体平稳、定价效率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新华财经上海7月22日电(记者杜康)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作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一方面要彰显“硬科技”本色,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存量市场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根据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三年来科创板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流动性水平与其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市场结构和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交易特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资料图)

上交所数据显示,科创板流动性水平与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投资者行为较为理性,交易秩序良好。从换手率看,2022年上半年,科创板个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05亿元,以流通股本计算,日均换手率为1.98%。交易机制改革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部分交易机制已稳步推广至其它板块。

科创板开市后推行了新的交易机制,包括放开/放宽涨跌幅限制、引入价格申报范围限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等。从结果看,“试验田”初获丰收。

随着科创板新股上市首五日放开涨跌幅限制,市场得以充分博弈,价格发现效率得以提高。上交所表示,科创板上市仅1天便实现主板平均7天才能实现的定价效果。截至2022年6月底,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振幅为30.11%,次日已快速降至15.80%,第五日已降至9.18%,整体与美国等境外成熟市场表现基本一致。科创板从第6日起放宽涨跌幅至20%,显著减少了涨跌停次数,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有效申报价格范围起到了价格稳定作用,减少了大幅异常波动现象。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科创板5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26.39%、日均振幅为2.36%,均低于创业板指数同期指标。

股票上市首日可融券卖出,市场化约定申报机制的实施,促进了市场多空平衡。截至2022年6月底,科创板融券余额为175.57亿元,融资余额为618.90亿元,融券与融资比例为28.37%,显著高于沪市主板,与美国和日本市场较为接近。优化转融券约定申报机制,引入市场化的出借费率、出借期限确定机制,提升约定申报业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需求。

——定价特征:优质优价,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

科创板开市三年后,可以观察到市场呈现“优质优价、龙头溢价”特征,好企业获得了更高的估值;“炒小炒烂”“养壳超壳”等歪风不再。与纳斯达克等成熟市场近年出现的科技股估值结构性分化特征相似,科创板市场估值同样分化明显。数据显示,超200亿元市值公司平均涨幅245.52%,市盈率中位数为60倍;市值小于30亿元的公司平均涨幅16.58%,市盈率中位数为32倍。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推出以来,打破了“新股不败”的畸态,价值投资成主流。新股发行常态化下,新股破发也逐渐常见,目前科创板破发比例为27%。上交所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注册制下将选择权交给市场,一二级市场价格制约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新股破发也有利于发行阶段、甚至投融资阶段理性定价,促进资本市场整体估值回归理性。

——结构特征:专业投资人占比大幅提升  

上交所数据显示,科创板推出以来,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专业投资人(专业机构投资者和持有市值金额超100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占比逐渐提升。2019年12月底,科创板市场专业投资人交易额占比为29.83%,持股市值占比43.3%。目前,专业投资人交易占比升至64.24%,持股占比达80.32%。

同时,科创板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6月底,科创板股票中,有58只进入沪股通标的。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科创板流通市值持仓金额超过1000亿元,占比近5%。

标签: 数据显示 新股破发 市场运行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