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环球观点:让乡村振兴引擎的动力更强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依托荫营工业园区,阳泉市郊区三都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力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资料图片。)

从阳泉市郊区荫营镇西大街拐进一条弯曲的小路,记者隐约看到一道高高的城墙。穿过城门,便进入了位于后沟村的荫营古镇。  随后,记者继续行走在荫营镇的其他村落,被春日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更被近年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致力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探索、新成果所打动。  从曾经古旧的老屋、崎岖的土路、微薄的收入,到现在崭新的楼房、平坦的大道、甜蜜的光景,在地处刘备山下的荫营镇,一个个变化见证了村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盘活资源添动能

荫营古镇项目是在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中开发的。看着一间间古院落,后沟村党支部决定变“大拆大建”为“挖掘资源、保护遗产”,打造“乡愁里的荫营,新城中的古镇”。依托古镇的商业综合体建成后,繁荣了后沟村的第三产业,让乡愁有了归宿。古镇是后沟村的度假品牌,也是荫营镇的独特名片。  为推动全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荫营镇树立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  300多亩玉米地,需要多少人耕种?南垴村给出的答案是:4个人。  南垴村是个仅有400余名常住人口的小村庄。村里860多亩土地,大多数撂荒。2021年12月起,南垴村党支部3个党小组的成员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参与土地流转,最终村集体流转回300多亩集中连片耕地。2022年5月,所有流转土地都具备了耕种条件。在这片土地上,播种、灭虫、收割,机械化作业贯穿各个农作环节,田间辅助只需4人就能完成。  2021年,南垴村“两委”负责人外出取经,得知湖羊吃玉米、易喂养这一信息后,决定发展湖羊养殖业、建设湖羊养殖场。由此,南垴村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特色化养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

乡村治理促振兴

一股清流从水管流出,接满一瓢后,小史将其浇进花盆里。小史是专门回老屋养护自己种植的鲜花的,他家早已搬进了新楼。如今,一排排老屋成了散发着三都村乡韵的一页页风景。  三都村是一个人口大村。村子大,支出就会多。在镇党委领导下,该村确定了“项目强村、绿化美村、文化兴村、依法治村”的发展目标。其中,“项目强村”是指村里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两项工作作为考核内容。正是“项目强村”为三都村引来了源头活水,使其融入了荫营镇转型发展的大局。  村党委抓住了荫营工业园区落地该村的大好机遇,于2022年5月成立了园区服务有限公司,与园区内的企业签订了垃圾清运协议。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园区,三都村的第三产业必将越做越强。  荫营工业园区,既给村民带来了征地收入,又给三都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为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振兴,荫营镇还开展了一系列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包括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两级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大比武”、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文明户评选等。

重点项目树标杆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才能既绘出绿色生态画,又唱出致富增收曲?下白泉村党总支在充分考虑村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后,提出了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构想,并在“综合”二字上精益求精做起了文章。  立足绿色发展,整治私挖滥采坑点,填埋之后建起果蔬大棚。此外,还栽植了500多亩果树,品种丰富,充分满足周边市场需求;节约生产成本,养殖鸡、鹅、猪、羊等,粪肥还田高效利用;精研产品加工,所产红薯留一部分制成纯天然红薯粉,提高产品附加值。  “田园综合一条龙”,下白泉已经把平凡的田间事总结成了可推广的种养殖经验。目前,下白泉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全力推进,目标是建设智能温室果蔬大棚50亩、修建90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整理土地800余亩,进一步扩大经济林和小杂粮种植规模、扩建小杂粮加工车间。  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标杆,下白泉田园综合体项目得到了荫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荫营镇政府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典型村选树力度,赋予干部成就感。加大村党组织书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力度,培养干部责任心,真正让各村成果亮出来,让成绩优劣看得见。

本报记者郭强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