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快消息!大同新能源开发利用驶上“快车道”

初夏的左云县,绿树成荫、山清水秀。这个煤炭储量达到182亿吨、辖区有着20座煤矿的晋北县城,空气清新,蓝天白云掩映,满眼的绿色向我们展示着煤炭大县,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取得的成绩。

绿色低碳循环

就在今年4月,我省择优确定了25个创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名单,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其中。


(资料图)

走进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同鹊盛活性炭公司的生产如火如荼。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今年5月,该公司正式点火试生产。这标志着左云县在煤炭深加工领域实现了质的提升,走出一条煤炭从燃料向原料、材料和终端产品转化的新路径。

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秉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实施“减污降碳”政策,整个园区呈现出基础设施节能低耗、入住企业环保高效的良好局面。

大同素有“煤都”之称,而“煤都”的优质煤几乎都集中在左云县。据悉,左云县境内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82亿吨,现有煤矿20座,总设计能力4180万吨/年,是全国重点产煤大县和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

近年来,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打造绿色环保园区的发展目标,比对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共建实施方案》,完善了园区绿色低碳产业、能源、交通等体系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2021年至今,园区持续投入节能环保资金,统筹做好热、电、污水处理、中水、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持续用力,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据介绍,园区启动了县城污水厂开发区中水回用工程,1500立方米蓄水池和吸水井,预计今年可竣工使用,可解决引黄水源到位前园区用水。下一步,将利用活性炭项目生产时产生的大量热量,解决开发区供热和供汽问题。正在谋划实施的2×100万千瓦煤电联产项目,也是园区供暖工程的一部分,冷却水可实现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目标。

“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减少了企业的土地、规划、建设、验收等中间环节,企业进来就可以马上生产,节约了大量时间。”雁门古道董事长陈吉对此有深刻的体验。

左云县始终坚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不准入园原则,大力招引高新企业。园区现有光伏重点企业4家,总投资27.3亿元,达效后预计年产值8.2亿元。同时,正在积极对接年产20万吨工业硅和10万吨高纯多晶硅的中来硅基项目,该项目签约落地后,将填补全省空白,左云经开区将成为晋北最大工业硅和多晶硅生产基地,将推动全省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在抓选择企业入驻的同时,不断加大园区企业管理力度,通过“技改+节能”推动可持续绿色发展。从引导企业日常生产建设节水、节电、节气等细微处入手,推行“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模式,已帮助入园企业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项,在全面优化提升性能的同时,供电、煤耗等性能指标大幅下降,呈现出了园区降碳降耗、企业降本增效的双赢局面。

左云县充分利用本地活性炭原料和企业集聚优势,积极培育的 “链主”企业鹊盛活性炭项目,实现了从原料处理到环保净化产品,再到新型活性炭产品研发和再生的完整产业链条。在绿色低碳的创建中,“左云活性炭”区域品牌越擦越亮,省级活性炭专业镇和晋北煤质活性炭加工生产基地的轮廓也愈来愈清晰。

下一步,该园区将聚焦煤炭及煤基资源禀赋,积极引进链主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全力打造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晋北煤基装备制造基地、省级活性炭专业镇和晋北煤质活性炭加工生产基地、晋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晋北煤系高岭岩和粘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五个基地,不断补链强链延链,促进产业链稳定发展,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

“‘双碳’背景下的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减排降耗,尤其需要发挥工业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的优势,大力发展新兴绿色工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生产精细化。”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局局长成涛说。

走清洁能源利用之路

在大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走清洁能源利用之路正在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位于大同北部的新荣区小石山、采凉山上,丰富的风力资源正在推动风力发电设施日夜不停地产生电能。在云冈区、左云县采煤沉陷区内,一排排光伏发电设施一眼望不到边。在天镇县、阳高县,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随着优质煤炭资源的峰值几尽和新时代能源转型的到来,摆脱煤炭依赖,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是新时代大同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记者从大同市能源局了解到,近年来,大同市电力行业特别是新能源开发利用建设迅速,取得较大成就,为推动全市能源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截至2022年底,大同电力总装机容量1627.43万千瓦。其中,火电801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826.43万千瓦,占比50.78%。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风电378.12万千瓦,占比23.24%,光伏 434.53万千瓦,占比26.70%,可再生能源13.78万千瓦,占比0.84%。新能源已经开始“弯道超车”。

本报记者 吕汉富 孟绍毅 通讯员 任键

标签:

精彩推送